日前交出上半年进出口成绩单。芜湖海关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芜湖市进出口总值201.5亿元人民币,排名全省第二,同比(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0.8%,高于全省增幅29.9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50.9亿元,增长28.8%;进口50.6亿元,增长37.4%。贸易顺差100.3亿元。在全省外贸前五强(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蚌埠)中,我市是唯一实现了三项指标全面正增长的城市,且进、出口和进出口增幅均居首位。
进出口增幅保持扩大 民营企业成为外贸主体
今年以来,我市进出口增幅持续扩大。一季度,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增长19.1%、24.9%和3.6%;二季度,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增长41.9%、32.2%和79%。月度进口现翻倍增长。自2月份以来,月度进口呈现高速增长态势,6月份进口10亿元,增长1倍,创近年来新高。
加工贸易增速高于一般贸易。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出口59亿元,增长49.2%,占进出口总值的29%。同期,一般贸易进出口107.4亿元,增长14.2%,占进出口总值的53%;此外,以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进出口26亿元,增长39.9%,占进出口总值的12%。
民营企业成为外贸主体。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16亿元,增长64.5%,占进出口总值的57%。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23.1亿元,下降16.8%,占进出口总值的11%。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高于劳动密集型。上半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44.6%,占出口总值的8%;劳动密集型商品增长27.7%,占出口总值的9%。机电产品仍旧保持优势地位,进出口占比近7成。上半年,机电产品进出口134.6亿元,增长23.3%,占全市外贸总值的66%。
综保区强势提速 新兴市场开拓初见成效
今年上半年,我市成功扭转了去年上半年外贸不利局面。肉类进口成为新增长点。作为全省第二个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芜湖上半年进口肉类11亿元。肉类一跃成为首位我市进口商品,有力地拉动了进口增速。
综合保税区二季度继续提速。上半年,综保区进出口40.9亿元,增长35.3%。出口方面,一季度下降20.7%,二季度转正,增长28.4%;进口方面,一季度增长1.2倍,二季度增长1.8倍。
家电持续走强带动全市出口向好。上半年,家电出口41.3亿元,增长68.7%,占出口总值的27%。美智空调和格力电器位列芜湖市出口企业第一位和第三位,分别增长2.7倍和2倍。
新兴市场开拓初见成效,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3成。上半年,我市对东盟进出口26.1亿元,增长36.6%;对非洲进出口2.3亿元,增长2.4倍;对“欧盟28国”进出口25.4亿元,增长19.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60.8亿元,增长26.4%,占进出口总值的30%。其中,出口51.3亿元,增长29.4%;进口9.5亿元,增长12.4%。
培育发展外贸新优势 为全年“回稳向好”夯实基础
海关方面分析说,在全省乃至全国外贸形势持续低迷的宏观背景下,我市积极实施“调转促”,深化结构改革,积极适应新常态,上半年进出口双双实现逆势上扬,一举扭转了去年以来的下降趋势,为实现全年外贸“回稳向好”打下了良好基础。
根据上半年的进出口现状,海关方面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外贸发展正在进入量质效并举的新阶段,我市还应继续培育稳定的外贸新优势,推进整体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外贸结构全面实现“优进优出”。
海关分析说,综保区虽然发展良好,但是仅占全市外贸的20%,体量偏小,需进一步推动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建议积极吸纳跨境电商政策,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创新要素对接,充分利用综保区政策利好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针对汽车、家电等既有优势产业,我市应扩大开放型经济规模,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夯实外贸优势,同时重视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帮助骨干企业和重点商品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