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会计与财务管理
2269 3
2009-06-11

审计里提到审计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重要性的关系,觉得有点乱。想请教一下,重大错报风险和重要性之间的联系。

究竟是先确定重要性水平的高低再确定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还是先错报再重要性水平。

看到两种观点:

重大错报风险与重要性之间成反向关系,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应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应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

先确定一个重要性水平,即重要性水平高低决定重大错报风险高低。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比如300万,则300万以上的错报才是重大的,300以下的查不错来都没关系,)重大错报风险就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12 01:14:00

首先更正楼主的一些说法,楼主上面所说的两种观点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是没有楼主所说的上述的两种观点的。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未经注册会计师实行检查测试的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重要性水平是指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那么该项错报就是重大错报。重要性水平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二是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就越多;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就越少。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先确定那个的说法。其实两个都是在计划审计阶段就已确定,但重要性水平会随着以后审计证据的获取而发生改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2 1:19:38编辑过]


xuezi2046  金钱 +10  奖励热心帖 2009-6-12 9:15:0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2 10:26:00

个人学习感觉这个是比较绕的

所以索性就直接将重要性水平理解为“可容忍差错”,这个好理解一些。

至于谁决定谁,这个不理解。感觉一个比较虚,一个相对实在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5 23:11:55
"重大错报风险与重要性之间成反向关系,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应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应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

先确定一个重要性水平,即重要性水平高低决定重大错报风险高低。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比如300万,则300万以上的错报才是重大的,300以下的查不错来都没关系,)重大错报风险就低 "
上述观点错误,重大错报风险是评估出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与重要性水平不成反比关系。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还要看审计的难易程度,就是审计资源的调配情况。现金的重大错报风险高,好审,制定的重要性水平低些,存货重大错报风险也高,但难审,制定的重要性水平要高些。重要性水平在认定层次可以相当于可容忍误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