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无人机市场中,大疆创新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即便是全球范围,大疆依然占据了七成市场份额,自身估值更是高达100亿美元。然而,大疆面对的压力也在加大,无人机市场的玩家越来越多。正所谓好虎架不住群狼,蛋糕恐被抢食。
有人认为,大疆的成功是因为站上了风口,实则不然。在大疆打开市场前,无人机的受众只限于航模发烧友,直到大疆推出“精灵”系列多旋翼飞行器,彻底点燃市场,大疆也因此占据了消费级市场的领导者地位。所以,大疆的成功是在适当时机创造了风口。在巩固消费级市场的地位后,大疆决定转向企业级市场。
经过几年的培育,当前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已涉及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水情监测、救灾等多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无人机仅民用市场大概有几亿元的量级。面对这一正在兴起的市场,大疆将在今年开始发力,技术优势是其打开各行各业市场的核心所在。
其中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在目前已表现出较为迫切的需求趋势,且具备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前景,而考虑到无人机现阶段的技术已大可满足,故预计供需的契合度较高。大疆亦在去年10月发布了第一款植保无人机MG-1,而这只是大疆进入企业级市场的第一站。
在其他相对小众的民用领域方面,无人机凭借其优势,预计也将会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方面一展身手。无人机市场的扩张速度将会超出市场预料,据前瞻产业研究院《
无人机市场需求预测分析报告》预测,2016年无人机销量达39万台,到2019年销量将突破300万台。
国内无人机规模化企业运用刚起步,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我国民用无人机需求总额将由2013年0.5亿美元增至2022年2.8亿美元,需求总额将达到14亿美元,约占十年无人机需求总额的10.4%,十年复合增长21%。
但如何融入民航空域管理体系、适航取证等行业标准规章缺失、较高的消费门槛等问题是国内无人机企业级市场的主要瓶颈,需加紧出台相关行业标准,推动行业加快发展。随着无人机频谱制定和试航标准等多项规范逐步落地,无人机在低空领域的自主性将大大增强。在此影响下,无人机在企业级的市场前景会更加广阔。
因此,无人机行业未来发展有三大趋势。首先是民用无人机领域增速将超过军用领域,随着对无人机应用价值认知程度的加深,无人机在遥感测绘、边海防、森林防火、管道巡线、警务执法等方面的应用已开始起步,并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据预测,全球民用无人机的市场需求将以年均近30%的速度快速递增。
其次,无人机未来的发展,将持续降低制造成本、学习成本,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进步,机体制造的成本费用将不断降低,售价也将更加亲民;同时无人机自主性能不断提高,用户学习成本下降,操作变得更加简单易用。
最后,无人机企业将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营收来源更加多元,减少企业风险,扩大营收规模;目前无人机仍是一个高风险、高损耗的行业,使用寿命较短,对操作人员有着专业性要求,因此在后期客户维护中可以获得常规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