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6-7-28 08:43:38
rocy 发表于 2016-7-28 08:42
我只是想知道,搞计量的如何个横行霸道法?
不做这些实证的鬼东西发不出文章啊,这是由杂志决定的。杂志发一堆这东西,别人看不懂表明杂志水平高。于是出现了一些奇葩的题目,什么宗教对企业的xx影响、什么权力越大越容易腐败

谁去关注教学、谁去关注学生,教育部又开始划定什么A类期刊B类期刊,你不弄这些东西能发这些期刊吗。不发这些期刊你有项目有钱有地位吗

这是现实,去适应,别抱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08:54:19
在文科上,咱们中国人,还是处于学术沙漠里。繁花似锦,都是海市蜃楼。

在科研上,即便到了现代了,咱们仍旧是小作坊,小国寡民,三三两两,时断时续。

所谓学术界,更是学术粉丝节。学人对待学术,好比粉丝对待明星。大家就是图个热闹,不是真的对学术有兴趣。


也就国家搞重点工程,军工科技,还是现代化科研、集体化学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09:01:15
为什么说大多数号称经济学家的人们不懂经济学?因为他们都去搞计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09:01:21
一句话,怎么相对容易发表论文就上哪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09:04:54
楼主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或者推崇政治经济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09:09:35
颸若辰 发表于 2016-7-28 09:04
楼主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或者推崇政治经济学吗?
一句话,怎么相对容易发表论文就上哪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09:33:17
小号又来带节奏了,我有时都怀疑是不是小编专门来搞这些东西,调动论坛气氛的啊。
可别黑计量和统计了,国内的计量和统计怎么回事,大家都很清楚,最近的Econometrica,Journal of econometrics上面有几个大陆学者独立发文了啊?又有过几个“土鳖”学者发过文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09:50:09
dujt11972900 发表于 2016-7-27 09:38
理论就不用计量统计?计量和经济理论有什么冲突?自己不行不要怪伟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0:09:51
看了评论,我就放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0:21:15
macro-quant 发表于 2016-7-27 09:09
楼主的用户名,有意思,为什么不用中文?
楼主的重点,不是“反对数学”,是“反对廉价的俗套的套用数学”。


楼主的重点,不是个体,而是整体。

个体上说,毕业啊,找工作啊,发表论文啊,职称啊,都很重要。主动被动,有意无意,得随大流。

整体上来说,如何使得中国经济学界进步呢?更好的进步呢?
-------在这种话题上,并不考虑任一个体的苦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0:27:08
1993110 发表于 2016-7-28 10:21
楼主的重点,不是“反对数学”,是“反对廉价的俗套的套用数学”。
所以说,凡是以下之类的观点,都汉文太差,智力低下:


不学数学,怎么能搞经济学?

楼主肯定不懂计量。

我们用计量写的论文,都正规,专业,为什么不能搞啊?

我们不发表论文,怎么毕业?怎么职称?。。怎么怎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0:30:59
也可以说,楼主是学术倾向,很多人是职场倾向。

学术倾向就是说,一切以学术的创新为主,千千万万的人必须搞学术的创新!

职场倾向就是说,一切以职场为主,上学、学习,还不是为了搞工作嘛,成家立业生孩子!


大家各执一端而已,各有偏执。所以,就容易牛头不对马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1:13:31
FUCKWESTECON 发表于 2016-7-27 03:09
如题
纵览中国高校经济管理等院系
近年来出现了一帮搞计量和统计的独占领导席位和话语权的咄咄怪事
统计和计量还是有用的,很多理论都是在计量统计下发现出来的。同时我存在漏洞。两面的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1:13:49
现实中,至少存在某种大跃进趋向,学术也存在类似倾向。目前高校的考核体制决定了计量在经管类学科中的特殊重要性,用它,容易快出产品,现在的考核,数量也是特别重要的。
另外,现实中,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可学术领域呢,就更加泛滥了,而且难于打假!理论文章是比较容易打假的(若是假冒伪劣),而实证文章不容易打假(若是假冒伪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3:54:45
日新少年 发表于 2016-7-28 08:29
不就是  做计量的 用数据和方法说话,让一群只会 瞎BIBI的 没了饭碗么
没记错的话层主是dsge板块的吧?你这样难道不是打自己脸吗?
话说回来,现在普遍的状态是,做研究就是搞计量,你如果谈及理论假设改动来修正计量模型,别人会觉得你异想天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4:09:35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4:32:45
结论:楼主肯定不是计量统计专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4:58:47
cqn1010 发表于 2016-7-27 10:50
学术研究跟产业链类似,做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的人处于顶端,基于这些理论和方法,利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人 ...
也是有一部分人关注管理本土化研究,反思统计实政方法弊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5:02:29
楼主虽然指出管理现在的研究现状,但是过于偏激,国内外也有一部分学者关注管理中国化,如徐淑英,黄光国,韩巍,周长辉,吕力,任兵等老师,是中国式管理还是管理中国问题,无论那一种选择都需要一步步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5:20:29
有点道理,但不至于全部都这样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6:19:57
存在即有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16:32:02
有点偏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20:21:00
个人感觉,针对楼主的这个问题,国内已经形成共识:好的经济学论文应该是理论和实证的结合。

参考文献: 陆蓉、蒋南平、 陈彦斌、陈建东、李卓. 经济学论文的思想性与技术性关系笔谈[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10期。

估计楼主是有感而发,其出发点可能是认为单纯跑数据、做计量的文章没有意义,但是,近两年发过论文的人都知道,单纯跑数据,很难发国内顶尖的论文了。毕竟: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top5+1)等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的要求也不会很低。此外,无论是国内顶尖还是国际顶尖,对于选题和理论方面有较大突破的文章,对计量的瑕疵也会有一定的容忍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20:21:47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21:09:33
815721551 发表于 2016-7-28 14:58
也是有一部分人关注管理本土化研究,反思统计实政方法弊端的,
你说的对,中国现在也有些质量非常高的,创新性很强的论文,但是比例太少了。其他领域我不 知道,但是我自己这个领域,国内发的质量高的文章真的很少。就是国内最顶级的某研究,某几个大牛发了n 多没有什么创新,当然没有什么错误的论文。倒是有些很普通的学校的人,在某研究上发的文章确实能让人眼界一亮,一看就是很好的文章。文章质量到底好不好,本领域的人最有发言权。而且相比国内自然科学,社科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中国科学院已经超越哈佛大学成为全球发表绿论文数量最多的单位了,而且很多质量非常高的论文,引用率要高达19%了。去年物理学界最牛的全球物理学特等奖被中科大的科学家拿走了。而经济学领域看看,有什么稍微值得称道的成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23:03:15
现在计量的确很强势,也容易出成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8 23:45:43
O(∩_∩)O哈!O(∩_∩)O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9 09:36:54
haoyuking 发表于 2016-7-28 23:03
现在计量的确很强势,也容易出成果。。。



楼主采用了高标准,有许多人采用了低标准。


低标准是说,只要发表了就是成果,就是搞科研了。

高标准是说,只有学科的前沿,提供了新知,才叫创新,才叫成果,才叫科研。



其实,两者之间是标准的不同,都对,都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9 09:45:18
按照高标准来说,可能95%以上的学者学生都不合格,都不及格。

那么怎么办?

那么我觉得,必须坚持高标准,支持高标准,鼓励高标准,同时,给95%以上的学者学生留下活路。


不能坚持高标准的同时,把大多数人抛弃了。

也不能迁就大多数人,把高标准抛弃了。


那么也就是说:

承认大多数的学者学生,都是合格的,及格的,能毕业,能工作,能晋升,仅此而已。大家例行公事,按部就班,是普通的工匠,如此而已。

同时,鼓励和奖励那5%以下的人,采用高标准的人,真正有创新的人,真正提供新知的人,使得他们杰出,一定程度的名利双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29 09:54:16
主流的top期刊我也发过,但是就我看来,顶级期刊中大部分论文都是灌水,做实事的不是太多,所以将来历史淘汰之后,留下有真货的论文凤毛麟角。
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99309&page=21&from^^uid=64865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