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学生都觉得论文检测查重不合理,为什么不能得到改变?_毕业论文查重检测
小编现在大三,马上九月份开学就大四了,在大三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论文检测查重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大四要交一个毕业论文,而这个毕业论文,应该是检测你的大学四年的所学所得的一个东西,后来慢慢接触到一些学长学姐,看到了他们为了通过论文检测查重而无比纠结痛苦,觉得十分不解。大家修改毕业论文的时候都要单独做一个“查重版”,这个版本里各种改错别字、加“的”和“了”、以及拆左右结构的字。大家都觉得查重制度非常不合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这个制度都没有改变呢?
必须说明的是,我们都了解查重制度存在的目的,我们的论文也并没有抄袭,数据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分析结论都是我们自己写的,只是写过论文的人都知道,论文第一章叫“文献综述”或“研究背景”,本就有大量的引用;此外理工科的实验方法也就那些,拍扫描电镜拍透射电镜测比表面积,哪怕全都改成自己的话,按照一些院校的查重标准还是达不到15%以下重复率的要求(有的重复率要求更低)。
这些查重系统非常不智能,比如有的系统以7个字的长度为单位算重复率,但理工科学科里不少专有名词就不止7个字了,比如“场发射扫描电镜”,“骨形态发生蛋白”等。更有甚者,有的人查重后发现所有的“如下图所示”都被标红了…
无奈之下只好改成“场发射的扫描电镜”,到这时候有可能发生更鬼畜的事情…那就是上几届已经有人的文章这么改过了,甚至“场的发射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的电镜”都算重复…所以只好改成“场的发射的扫描的电镜”…呵呵哒,祝下一届好运,可以试试错别字,改成“扬发射扫描电境”之类的。
不好意思可能有点说偏了,但查重制度的不合理是客观存在的,几乎所有研究生都认为其不合理的(至少我身边是),那么为什么一直没有相应的改革呢?作为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我并不是建议直接废除查重制度,而是认为应该改进,不应该以机器查重百分比为标准,害得学生故意把论文改得语句不通,我认为这并不难做到,那么为什么目前国内高校还是存在这么不人性化的论文查重呢?是学生无处提建议、老师无从知晓?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如果老师们也觉得这个制度不合理,为什么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