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老牌芯片巨头,英特尔当年错过了智能手机东风后,在移动芯片市场就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被高通压制不谈,山寨起家的联发科也能时不时碾压下它。如今,随着PC市场日落西山,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吃不了多少老本又在移动芯片市场无利可图的英特尔看似走入绝境,不过智能汽车风口出现,最终让英特尔绝境逢生。
近日,英特尔CEO布莱恩•科兹安尼克对外宣称,如今,公司继续发力智能手机领域已为时过晚,但智能汽车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格局还未定下。
为进入智能汽车领域,英特尔在今年先是收购了两家公司,一家是自动驾驶车辆芯片公司Yogitech,它家的芯片能利用感应器和摄像头分析周围驾驶环境,帮助汽车实现无人驾驶;另一家是汽车软件OTA升级更新解决方案提供商Arynga。
随后,今年7月英特尔又与宝马、Mobileye公司联合研发高自动驾驶和全自动驾驶必要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系统,并致力将这些技术应用于量产汽车身上。
一系列的动作,预示出英特尔坚定发展智能汽车的决心。
此时智能汽车领域已经聚集了众多大佬,包括谷歌、丰田、戴姆勒、通用汽车、博世、福特、波音与卡特彼勒等,其中,谷歌无人驾驶技术专利最多。在大佬的率先入局压力下,英特尔还是个需要追赶的命,幸运的是,这次英特尔赶上了智能汽车发展风口。
面对群雄环伺的竞争环境,布莱恩•科兹安尼克自信表示,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及其所连接的一切,都需要强大、可靠的电子大脑,英特尔在云计算、互联、安全、机器学习等方面有技术积累,还积极与优秀车企共同研发,这是英特尔的优势。
出于推动汽车工业升级、缓解交通拥堵和刺激疲软车市的需要,我国市场对智能汽车的需求正不断提升,政策也频繁利好这一领域发展,因此,传统汽车高速发展过后,我国智能汽车市场也将成为全球车企与科技企业关注的焦点。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
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在2014年,我国智能汽车渗透率还不到1%,结合当前利好的发展局面,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能汽车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5%,到2020年智能汽车市场空间可突破2300亿元。
辅助驾驶、半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这四大智能汽车发展阶段中,我国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迈进的过程,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在现阶段大有用武之地。预计到2018年,我国智能汽车将进入半自动驾驶阶段,2025年左右高自动驾驶与无人驾驶才会有所发展。因此,ADAS技术热潮之后,半自动驾驶、全自动驾驶与无人驾驶技术才会受到市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