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货膨胀 的原因
可以从三方面解释
一为货币数量的解释 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的重要性
一为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 即 从需求的角度和供给的角度的解释
一是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明通货膨胀的原因
首先 介绍 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MV=Py
M--货币供给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价格水平
y---实际收入水平
MV---经济的总支出
Py---名义收入水平
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产量增长率
因此 通货膨胀来源于三方面 即一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二货币增长 三产量增长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于其潜在的水平上,则显然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
从需求角度 来分析 通货膨胀 的原因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 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当社会还存在闲置的资源时 增加总需求 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 而只有国民收入的提高
第二阶段 当需求增加到某一阶段时 再增加 就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
即因为劳动 原料 生产设备等的不足而使成本提高 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 此时 被称 为“瓶颈式的通货膨胀”
第三阶段 当总产量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时 整个社会的资源全部得到充分利用 总供给就不再增加 即 总供给曲线AS呈垂直状 这时总需求的增加 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 此时 发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 从总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
他是指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工资的 提高造成的 也称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由于在不完全的劳动市场上存在工会组织,工资不再是竞争的工资,而是工会和雇主议价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率,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