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东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农业农村工作文件会议精神,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应对灾害性天气,全力做好救灾复产工作,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基本保障了农产品有效供给,较大幅度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一、总体情况及特点
(一)农林牧渔业总体运行平稳。据测算,2008年,广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98.01亿元,增加值1973.05亿元,分别比上年(下同)增长4.0%和3.9%,增速均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增长1.6%、3.2%、7.0%、4.7%和8.3%。
(二)种植业保持基本稳定,粮食因灾减产。2008年,广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深化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推进大宗经济作物生产向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发展,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略有扩大。据统计,全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606.46万亩,增长0.9%。主要品种中,粮食作物面积3749.91万亩,增长0.8%;其中:稻谷面积2920.35万亩,增长0.4%。甘蔗面积224.51万亩,油料作物面积485.81万亩,烟叶面积35.23万亩,蔬菜面积1668.94万亩,分别增长1.5%、4.3%、19.9%和4.5%。木薯面积128.38万亩,瓜类面积60.64万亩,青饲料面积93.09万亩,分别下降10.4%、9.8%和17.6%。
2008年,雨雪冰冻、强降雨、强台风等历史罕见自然灾害对全省农作物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农作物亩产出现不同程度减少,粮食作物产量下降,经济作物有增有减。全年全省粮食作物产量1243.44万吨,下降3.2%;其中:稻谷产量1003.30万吨,下降4.1%。甘蔗产量1198.84万吨,油料产量81.54万吨,烟叶产量4.93万吨,蔬菜产量2431.43万吨,分别增长1.5%、4.9%、18.2%和3.4%。木薯产量158.89万吨,瓜类产量97.78万吨,青饲料产量125.34万吨,分别下降9.0%、8.2%和23.4%。
(三)园林水果面积和产量同步增长。2008年,广东水果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不同品种的情况差异较大。年初持续一个月的低温冻灾,对荔枝等果树造成较大伤害,果树成花率低。荔枝成熟期,又遭遇连场暴雨侵袭,大量荔枝果实爆裂,落果严重,造成荔枝减产。灾害也影响香蕉等品种。柑桔橙、龙眼、柚子等面积扩大,产量较上年有较大增长。全年全省园林水果面积1578.59万亩,产量983.49万吨,分别增长3.3%和3.5%。主要品种中,柑桔橙产量231.30万吨,龙眼产量57.48万吨,柚子产量49.20万吨,菠萝产量55.59万吨,分别增长9.4%、13.0%、8.4%和3.8%;香蕉产量348.14万吨,荔枝产量91.72万吨,李子产量41.90万吨,分别下降0.9%、6.1%和9.5%。
(四)造林绿化取得新成绩。2008年,广东各地结合春季造林,把林业雨雪冰冻灾后重建与林分改造结合起来,采取更新造林、补植套种、人工促进更新、封山育林等措施,加快了造林步伐,全面推进了造林工作。据统计,全年全省完成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4.63万亩,增长84.3%;迹地更新面积110.70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58.64万亩,分别下降6.5%和24.3%。封山育林面积198.47万亩,下降5.3%;其中当年新育面积2.22万亩,增长82.3%。零星(四旁)植树5788.97万株,下降11.2%。年末实有育苗面积4.08万亩,增长43.9%;当年苗木产量55423.21万株,增长32.6%。成林抚育面积243.84万亩,增长35.0%。
(五)畜牧业全面增长,但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受畜禽产品价格上涨和各级政府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的影响,广东各地畜牧业发展迅猛。全年生猪价格出现冲高回落走势,前期饲养效益较好,10月份以后处于微利阶段;家禽价格在5月份前保持高位,5月中下旬曾受禽流感事件影响波动较大,8月下旬以后,家禽价格开始回升,生产趋于稳定;牛羊肉等产品价格出现大幅度增长,草食动物稳步发展。总体来看,畜牧业生产保持全面增长态势。全年全省肉类总产量411.96万吨,增长6.8%。肉猪出栏3467.78万头,家禽出栏108933.29万只,肉牛出栏49.57万头,肉羊出栏44.70万只,分别增长7.9%、6.5%、8.1%和7.4%。禽蛋产量32.35万吨,奶类产量13.28万吨,蚕茧产量8.43万吨,分别增长8.6%、2.5%和0.4%。年末生猪存栏2380.38万头,增长4.6%;其中:能繁殖母猪265.48万头,增长17.8%。年末家禽存栏36222.67万只,增长9.8%。
据广东调查总队调查,2008年,广东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4.9%,但涨幅逐季回落,一季度上涨39.9%,二季度上涨33.4%,三季度上涨12.6%,四季度下跌1.1%。畜产品价格的波动较大地影响了畜牧业生产。
(六)渔业生产发展平稳。年初的低温冻害对广东渔业的春季鱼种放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各地灾后复产措施得力,水产养殖业恢复较快,全省渔业生产发展平稳,水产品市场供应大致平稳,价格持续上扬。全年全省水产品养殖面积816.38万亩,增长11.3%。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84.58万亩,增长19.1%;内陆水域养殖面积531.80万亩,增长7.5%。水产品产量680.00万吨,增长2.4%。其中:海水产品376.41万吨,增长0.9%;淡水产品303.59万吨,增长4.2%。
(七)农民收入增幅加快。受政府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双转移”政策的实施、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拉动,2008年,广东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加快,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幅度均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据广东调查总队调查,2008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99.8元,增长1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684.5元,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001.5元,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39.5元,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374.4元,分别增长15.1%、8.9%、8.6%和38.3%。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2008年,雨雪冰冻、强降雨、强台风等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接踵而至,对全省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一是持续低温阴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1月中旬至2月上旬,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阴雨雪冰冻天气。这次低温冻害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大,粤北森林生态植被系统遭到重创,部分畜禽受冻死亡,鱼苗鱼种供应受到影响,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受损。二是持续强降雨天气的影响。5、6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这次降雨集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西江发生超20年一遇洪水,珠三角地区出现超50年一遇洪水。全省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受浸,特别是对早稻产量造成重大的影响。三是强台风的影响。2008年“风神”、“黑格比”等强台风,破坏力大,影响严重。6月25日热带风暴“风神”在深圳沿海登陆,给全省带来大面积的强降水。7月底8月初,台风“凤凰”、“北冕”带来的强降雨影响,造成部分地区早稻倒伏、湿谷发芽。9月24日,强台风“黑格比”在电白县登陆,对粤西、珠江三角洲南部和惠州、汕尾、揭阳等地晚稻生产造成较严重的影响。
(二)农资价格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据广东调查总队调查,2008年,广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5%,其中化肥价格上涨25.9%,饲料价格上涨12.6%。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进一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部分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仍然艰巨。2008年,广东发生三起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两起家禽禽流感疫情和一起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对家禽价格造成一定的波动。另外,上半年天气反复,持续低温阴雨雪冰冻和强降雨天气均造成灾区部分畜禽死亡,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消毒灭原、动物疫苗购买及注射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量较大。疫病风险影响了部分农户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四)价格波动较大影响生猪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2008年1-4月,广东肉猪收购价格基本保持在18-19元/公斤,肉猪价高刺激了饲养户补栏积极性,拉动了种苗价格的攀升,三元杂交猪苗每头接近1000元。自4月中旬以后,生猪价格逐步回落,9月初,肉猪收购价格约15元/公斤,三元杂交猪苗价格也跌到450元/头左右。与此同时,饲料原料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使生猪饲养成本大幅度增加,导致养猪效益下降。四季度,瘦肉型猪生产成本高达13-14元/公斤,自繁自养的每头肉猪利润约100元左右。春节前后仔猪价格最高时,购买仔猪养肉猪的养殖户,按后来的肉猪收购价,基本无利可图,甚至还要亏本。养猪效益过快下降,引起养殖户对生猪生产发展前景的担忧,对养猪普遍持观望态度,投苗审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
三、2009年走势预测及对策建议
2008年,多数农产品价格在高位运行,各级政府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据广东调查总队农作物播种面积意向调查,预计2009年广东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长0.8%,粮食播种面积增长2.2%。2009年,畜牧养殖大户和生产单位的生产计划稳中有增。目前,生猪价格也止跌回稳,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
展望2009年,如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疫情,广东农业农村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粮食、水果、蔬菜作物将保持稳定,生猪、家禽生产能够保持健康发展,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一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面积。二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继续增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财政投入,加大对粮食大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四是广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和专业技能。五是各级政府和领导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认识发展粮食生产的战略意义,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确保粮食安全。
(二)加强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防控责任制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健全机制,进一步落实全面强制免疫与消毒灭源,强化疫情监测,构建严密有效的防疫屏障。三是进一步加大异常死亡家禽排查力度,严格疫情预警预报,确保各项防控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三)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管。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民增收。因此,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价格动向,加强对化肥、种子、饲料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严格市场监督,防止不法商贩哄抬价格,严格控制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四)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不断显现,农民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对农民增收十分重要。一是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二是引导扶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稳定农民工就业岗位。三是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支持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各种形式创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