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144 0
2016-08-04
查了这个指标相关的数据库,对各个国家的全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取值范围在1.4%—30%之间。
我如果对缺失数据进行估值,需要对估值数据设定上下限吧,也是按照1.4%—30%这个范围进行界定吗?


这个指标在理论上取(1%,100%)也是合理的吧?

以下是网上对该指标的介绍:


资本与资产比率又称“资本与资产总额比率”,是将银行资本与全部资产进行对比,用来反映银行自有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和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
二战后最初几年,资本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被用来作为衡量资本金需要量。这一比率把资本金需要量与银行的全部资产包括现金资产、同业存款、放款、投资资产等相联系。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曾经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应相当于其资产总额的7%,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则以全国银行资本与资产总额的平均比率作为衡量银行资本需要量的尺度[1]。


一般而言,该比率越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越高,存款人的利益更有保障。但是比率过高也不足取。国际上普遍认为理想的比率应当在5%到8%、9%之间。

由于银行的损失主要来自资产,因此,该比率使银行资本抵御意外损失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挥,并且,由于这一比率计算比较方便,因而直到现在还常常被人们用来作为迅速测试资本需要量的一种方法。但是,资本与资产总额比率和资本与存款比率一样,没有考虑银行资产的结构情况与银行风险的大小存在着十分密切关系。
比如,按照这种方法,两家具有同样资产规模的银行,就应持有相同的资本金数量,但是,一家银行的资产主要是现金、同业存款、ZF短期债券等,这些资产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较小;而另一家银行的资产大部分是长期放款、企业债券等,包含有较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两家银行持有等量的资本显然难以准确地发挥银行资本金抵御风险损失的功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