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4262 11
2016-08-04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蛮好的,很多人可能都在科研路上想过。

1

我的文章如果都烧了,确实对世界没有什么大影响,但我不知道我未来的文章是否烧了也没关系。自由探索路上充满了偶然性,当年加州理工聘请费曼做教授的时候,费曼有点担心自己不能对的起这个位置。但是雇他的人告诉他:我们招教授其实就好像投资,招一个不行大不了砸手里,多招几个总有一个能成事的。


研究者学好了技艺,整装出发在科学世界探险。可能永远在迷宫里绕不出来,也可能发现了大宝藏。这些事情都无法逆料。有的人觉得获得大宝藏的机会太低,于是就退出了。而我看重探索宝藏的刺激性,所以留在这个游戏里。这些选择无所谓对错,只关乎人价值观。

2

我的文章如果都烧掉了,确实对世界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大多数的人文章烧掉了都没有什么影响。甚至那些最聪明的大脑,他们的工作也不是非其不可。


换一个差不多聪明的人,或者几个稍微笨点的人就可以了。如果没有了哈勃,沙普利迟早也会发现河外星系的存在。如果没有了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微波背景辐射,也许迪克和皮布斯就获得诺贝尔奖了。


如果没有费曼,量子电动力学还有施温格,没了施温格,还有朝永振一郎,如果这三个都没了,戴森说不定也能行。抹掉爱因斯坦这样的人可能有点问题,但狭义相对论郎之万也能搞出来,广义相对论嘛,可能麻烦一点,地球人只好预备着晚用GPS 20年吧。

3

我的文章如果都烧掉了,虽然对世界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至少我通过我的研究活动,保存了我所学到的科研技巧和知识,并主动或被动的传给他人。


想当年丐帮帮主汪剑通一生武艺平平,但要是没有他,萧峰如何能学会降龙十八掌呢?路易斯·威滕一生研究理论物理没有什么建树,但如果没有他又如何有他那个推动了弦论发展的儿子爱德华.威腾?

世界缺了谁都不会停止转动。我们并不是因为要寻求一个不可替代性的地位才来研究科研的。科研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追求英雄史的道路。


科学史和科学传播为了自身的故事性,往往过分夸大了科学家的英雄形象,而忽略了科学发展多人协作的本质,夸大了科学理论发展的逻辑关系,而忽略了科学发现的偶然性。


但在现在科学研究高度分工的情形下,大多数人毕生的能力不过是只能推开科学大厦的一扇窗子。这一点和其他行业的情形并无不同。

4

最后,我的建议是把科学研究当做一份正经职业去考虑它,如果有兴趣,有能力,觉得工资还可以,就研究,如果觉得没有了乐趣,待遇太低,就想办法离开。我们都已经过了中二病的年龄了。

来源:知乎 作者:狐狸先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8-4 16:43:23
很多研究就是浪费人生和经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4 17:30:07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4 18:46:39
jjxjiang 发表于 2016-8-4 16:43
很多研究就是浪费人生和经费
开心就好,想那么多干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4 21:25:24
一切以成果来评价,也太功利了吧?其实很多的现在大有用处的成果,在发现之初并没有什么大多的用处。就是诺贝尔奖,也有很多没有带来多大的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4 22:56:01
从教学的角度,还有从偏理科工程类的研究的角度,我觉得这篇把科研的成果描述得太玄了哦。

不要去考虑诺贝尔奖的高度。 从教学的角度,还有从偏理科工程类的研究的角度,许多科研成果,可能类似于软件开发的项目成果,是可以量化的。

从教学的角度,教了培训了多少学生,教学质量和成果是可以量化的。

从偏理科工程类的研究的角度,许多实际的大项目和核心思想,需要细化,需要形成产品,需要迈向产业领域的应用,这些过程都牵涉无数较小型的研究开发项目。 在这个论坛中,大家可以通过譬如金融工程来理解。 所以,研究开发工作其实并非象牙塔,而是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和可以计划,可以量化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