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679 5
2016-08-05
最近看到消息——高校将取消事业编。不知是真是假。

本来我想这个问题在经济学论坛应该更容易被接纳,但想不到还是众说纷纭。其实大家都是学经济学和教经济学的,从亚当斯密开始就一直强调经济系统中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所以一说到“市场化”和“去铁饭碗化”,按理说经济学教师应该更容易支持一些。结果还是不尽然。

高校取消编制,确实更利于人才的流动,更容易打破僵化的学术状态。也可以让本身不适合在高校的人才离开高校,让更适合在高校的人才留在高校。

前段时间,一直在讨论A类期刊的认定,并尝试将中文某些期刊定为国际A类,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
我想高校取消编制或许是一个办法,让高校也进入市场化之后,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经济学研究”才是对社会和学校有利的。想发中文《经济研究》的就发《经济研究》,想发英文AER的就发AER。想在国内找教职就在国内找教职,想在国外找教职就在国外找教职。

这样下来的话,学校领导也会更希望吸纳到真实的人才,如果学校没有人才只能被淘汰(领导也做不下去,毕竟人才都走到竞争对手(其他高校的领导)那里的话,想唱出戏都难),也拿不到更多的经费。当大家都学会用“脚”投票时,僵化的现状才能打破。就像有位哥们说的“任职学校财务报账困难”,如果不满意,换个地方其实也不错。

以前觉得国外教职不好拿(没出过国,没有见识),现在来看也不是那么困难,关键还是要有国际竞争力,毕竟当你去一个机构工作时,重要的是你能为“该机构”带来什么,而不是向“该机构”无理由的索取。

有人可能会说这时候高校没有吸引力了,这一点其实还是可以学学国外大学的,利用极少量的“终生教职”(由国际有声望的同行来进行评价)来吸引人才。其实做科研要的就是“清贫”,思考太多东西在其他方面,很难做出好的成果。就像爱因斯坦曾经跟采访他的记者所说的“请20年后再来找我”。


中国不需要太多的“蔡元培”,只要出一个就够了。





PS:因为最近迷上“演化经济学”(强调进化论),所以有此感慨,不喜勿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8-5 14:34:01
工资是否也市场化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5 16:02:41
经济学教师也是理性人,拿掉他手里的铁饭碗,他会乐意吗?
什么市场化,人才流动........谁不是趋利避害,只要自己利益受损,就会反对。
当然,反对也没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5 21:00:41
取消事业编的话,学校教师会更加不务正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5 22:04:38
真正能力强的人高兴,混日子的比较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8 21:04:29
不知道政策的制订者是怎么想的,取消高校和医院的事业编制的政策名义上好听,实际上非常不接地气,我不看好这种改革。第一,这只会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越好的医院和学校越多人去,越差的医院和学校越少人气,事实上这种差距主要是由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同造成的,并且在短期内难以消除。随着生源减少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可能会导致部分高校难以维持,到时又再来维稳了吗?第二,当前社会最基本的公平、公正、公开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贸然取消医生和教师的编制,会导致当权者违规成本的降低,更加容易导致一言堂现象。我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在于取消高校和医院的编制,而在于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高校和医院在引进人才方面的自主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