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yaomama 发表于 2009-6-19 21:10 
学术界的发展似乎到了瓶颈时期,大学普及了,硕士博士招生扩大了,相应的人力投资没有跟上,出现学术不端行为是必然。如果学生不毕业,学校会认为导师指导能力有问题,会相应的损失导师的名誉和相关利益;社会与政府会认为学校教育质量有问题,会相应的损失学校的声誉和相关利益。所以,导师会让学生毕业,学校也会让学生毕业。所以,还是整个社会的教育培养制度的问题,搞学术不是说老师教学生你该怎么搞怎么搞,老师只是教会了方法,到底学生能实际运用到什么程度还不一定。高端的学术水平是不可能普及的,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发表高水平的文章,有些学生不具备这种素质,尽管他可以通过硕士或者博士入学考试。因此,为了能毕业,就出现了剽窃的行为。
所以,在硕士,博士的招生阶段,就应该严把关,加入科研能力的考核一项,具备科研能力的可以读,不具备这种科研基础的人,就不能录取!因为硕士、博士是搞科研,看文献资料的学习过程,是需要踏实工作的过程,不是镀金!你需要研究出新东西才行!
比较赞同导师录取学生的观点,很多学生都不是导师想要录取的,所以毕业才会成问题。如果把录取权给导师,相应的责任也给导师,那么导师在选择学生的时候就会考虑毕业的问题,考虑发高水平文章的问题,而不会因为其他非学术原因而录取了,对学生也公平了。
据我所知, 国外名牌大学是宽进严出的, 越是名牌, 毕业率越低. 我国内地正好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