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3224 5
2016-08-08

     新华社伦敦8月2日电(记者张家伟)对于近来引起巨大关注的韩春雨论文争议事件,刊登该论文的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言人2日向新华社记者发来邮件,表示已了解一些研究者的相关疑虑,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这位发言人在邮件中说:“《自然·生物技术》对于人们提出的任何关于论文的疑虑都会认真对待,并加以慎重考虑。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还表示,作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发表论文的条件之一,作者须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

河北科大: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

对于外界要求公开原始数据的要求,河北科技大学表示,在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

个人观点:

1.首先,无论究竟是否涉及到核心技术或国家机密,韩老师在面对同行质疑时所表现出的公关手段及程序,与一个成熟的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形象是不匹配的。

2.网上流传出的官方的韩老师实验宣传照,很遗憾,我没有见过在实验室里是这样做实验的科研人员,可能是摆拍需要,连实验服都不穿,手套也不带,甚至在宣传照中出现了较不严谨的实验操作,连出现在镜头中的论文第一作者韩的弟子 高峰也是如此,韩在这篇文章中排序为第四,通讯作者。

3.其实这事最后的走向,是否涉及造假,在我看来,当前圈子内争议如此巨大之时,相关部门能否摒弃政绩观与传统和稀泥的手段,直面质疑,启动全面的调查,无论对于科研形象也好,还是还韩老师以清白也好,都是极其必要的。

4.如果韩老师的成果最后走向了大家最不愿看到的一面,首先这件事会让中国科研学术界集体蒙羞,大大降低基础科研在社会的积极形象,但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不是韩是否造假,而是主管部门乃至校方怎么处理这次事件。

5.我觉得之后对于国内的影响才是长久的,高等学府作为科研主力军,顶级名校的资源聚集优势将会更为明显,普通二本乃至中西部普通学校的青年研究者的科研环境将愈发恶劣,国家宁愿将基础科研的有限资源集中在有着高大上实验室,完备团队及成熟自查程序的北青复交,也不会再倾向于多年教育人士们奔走疾呼的教育公平化的普通学校及二本之中,科研结构的二元化将更为典型和集中。

6.中国的社会民众本就处于一个蒙昧的阶段,但基础科研在社会形象中必将一落千丈,在一个有限科研经费下的普通高校的诺奖级成果,国家与民众或许再也不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8-8 15:23:05
无论如何,站在一个青年教师的角度,还是希望这个事情能正常发展下去,别走到最坏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8 16:22:15
上纲上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9 19:28: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20 12:20:49
总结的很好,不过清北的一些老师对这个是严重怀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20 12:22:58
说实话,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倾向于相信,韩造假的概率为9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