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华润入股万科16年,担任第一大股东15年,好不容易寻着空档,能在万科上有比担任财务投资者更深刻的机会,华润会放弃吗?
华润从入股万科之初就是冲着控股去的,尽管先后更换了三届领导班子,但华润始终未放弃控股万科之心。在傅育宁时代,外有房地产行业整合的时代背景与机会,内有打造一批营业额过千亿、经营利润过百亿的业务单元的战略要求,华润地产板块做大做强,入股多年的万科是华润最直接、方便的资源。
傅育宁是管理国有资产的职业经理人,利用华润所持有的15.24%的万科股份,画一个更大并能顺利吃到嘴里的饼是他目前最大的考验之一。眼睁睁看着万科以后跟恒大姓,于华润而言,能直接给一个大写的“拒绝”。
此前曾有媒体披露恒大试图接盘华润手中的万科股份,该消息已被接近恒大高管的人士所“否认”。而业内人士也认为,华润没有转万科股份的动机。
其次宝能呢,这家被王石称为“野蛮人”的潮汕色彩浓厚的企业,高举高打,求名还是求利?现在看来是要“名利双收”。
再次,未进场的深圳地铁是另一个未知的因素。6月17日下午,万科董事会审议重组预案,重组预案还须交由第二次董事会会议审核。按照惯例,第一次会议与第二次会议召开的时间相距1~2个月,如今,第二次董事会会议即将到来。新的重组方案将作出哪些修改,妥协和让步之后,方案是否更有看头,能否给投资者更多信心,这将成为影响万科股价走势的因素。如果恒大出价受让宝能持有的万科股份,能覆盖潜在的利好因素吗?
第四,安邦是万科股权混战中不可忽略的力量,尽管它一直很低调,并已保持了长达半年时间的缄默。安邦曾在2015年12月23日发表声明,表示会积极支持万科发展,希望万科管理层、经营风格保持稳定。但万科股权混战中的生死时刻、决战关头,安邦无疑是最值得各方拉拢的角色,恒大进场,万科管理层出局,安邦会答应吗?
分析至此,万科股权混战的局面已经很清晰了,如果恒大真要合并万科,除了已是紧张无比的二级市场之外,恒大唯一的突破口将系于宝能身上,恒大这条路已往窄里走。
一位房地产行业人士表示,如果是钱能达成的目的,恒大一向不惜代价,如果姚振华真有意出让万科股份,恒大不是没有可能成为接盘侠,此举也将极有可能终结持续一年有余的万科股权纷争。
整合的难度
企业之间整合的难度,永远都大于参与者的预期。行业老大和老二的合并,在其他产业中并非没有案例,但是放到万科与恒大身上,可能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5年,万科全年销售业绩为2614.7亿元,稳坐行业第一把交椅,而排名第三的恒大销售业绩为2013.4亿元,两者之间仅存600亿元的差距。而今年前7个月,恒大以1847.9亿元的合同销售跻身行业第二,与排行第一的万科仅差约420亿。
在此之前,恒大与万科并没有业务层面的合作,而如今,摆在两家公司前路上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假如两家公司变为同一个“老板”,考虑到万科和恒大都有望在今年突破3000亿的突破,这将意味着一家年销售超过6000亿的巨无霸由此诞生,其规模足以令行业以及每一个从业者震惊。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即便恒大在资本层面获得并表万科的可能,并不代表它能够完成两家风格迥异的公司之间的整合。
一位长期跟踪万科以及恒大的研究机构分析人士评论:两家公司风格差异太大,完全不能想象二者之间的整合。
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便恒大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即便许家印成为万科董事长,想要试图将万科纳入恒大的体系内的可能性不大,纵使成功,那么万科也就不再是万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