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一组数字显示税收增长远高于GDP增长。从理论上讲,税收收入的增长幅度应该低于GDP的增长率。那么,实际出现税收收入的增长幅度远高于GDP的增长率的现象正常吗?
税收增长与GDP增长是否协调,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衡量标准,要视具体情形和相关条件而定。对企业和个人而言,税收是一种成本支出,作为一种成本当然是越少越好,最好是为零;对整个社会来讲,税收是防范公共风险,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必要成本,决不可能越少越好,更不可能为零。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组织化、复杂化程度的提高,如人口的增长、劳动力流动性的加大、城市数量的增加、社会阶层的分化等等,政府防范公共风险的任务更加艰巨,保持一定速度的税收增长不仅必需,而且十分必要。问题是保持什么样的速度比较合适?如果单看一个年度或某几个年度的税收增长状况,简单地和GDP的增长速度进行比较,则很难得出合乎逻辑的判断。1994年,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0.96%,税制改革之后,税收占GDP比重连续下滑的局面被扭转,1997年开始逐渐上升,现在已经达到19%,尤其是近几年税收比重的提升更为明显。如果说,现在税收增长太快了,则意味着现在的税收相对规模(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最优,故而可以提出要求,今后的税收增长与GDP的增长应保持同步,甚至略低。那么,现有的这个税收相对规模是否已经达到最优状态呢?这恐怕需要进一步的论证才能得出结论,仅仅凭2004年的税收增长是说明不了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