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4696 27
2016-08-11

《奇葩说》第三季半决赛的辩题谈到了生死。


马东说: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所有汉文化里面的人缺的一课。


在此,我借用一下这个句式:科研工作者面对要给多少钱这件事,是我们汉文化里面的知识分子缺的一课。


可能有人看到这要不爽了:搞科研还谈钱?拜金主义!庸俗!觉悟低!


如果持该观点的人本身不差钱,你当然不用谈钱,请自动忽略此文;


如果持该观点的人不在乎钱多钱少,也请自动屏蔽此文;


如果持该观点的人属于“宝宝心里想,但宝宝不说”或者“嘴上说不要,其实心里想得不要不要的”这类,那你就应该看看本文了。


以上以下主要针对混迹于科研圈儿的年轻朋友们。


你导师自己老爱谈钱但就不跟你谈


曾几何时,研究生变成了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


老师不叫老师而叫老板,师生变成了雇佣关系。


你的老板很可能已经很久没有跟你聊课题的事了,没准儿天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开会搞基金申项目以及攒发票报经费等诸多事上;而你同时也需要拿出大把的时间去帮你老板买设备买耗材攒发票报账等等。


实验没做多少,秘书的活儿倒没少干。


你天天和老板的钱打交道,但从来没见着老板跟你谈谈你钱的事。


是不是很委屈?


偶尔老板终于有空了,把你找来,问问最近实验进展,然后再跟你谈谈理想灌灌鸡汤。接下该干嘛干嘛,又是忙碌的一天又一天。


当然,不排除很多导师就是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


但也当然,也有很多导师没把学生当廉价的劳动力,只是他们压根儿没把学生报酬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千儿八百的,导师们可能觉得数目不大,也就自动忽略了。


所以啊,你要是不主动去谈,要么导师觉得你没这想法,要么导师就压根儿没考虑过这事儿,你可能直到毕业也一直是所里院里福利垫底的主儿。


谈钱是你的正当权利


清醒地认识到跟导师谈钱是你应有的正当权利,是很必要的。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敢于捍卫自己这个权利的勇士。


这位主人公我们就且称之为老王吧。老王耿直,平时没事喜欢打听打听其他课题组的同学的补助发了多少。他其实也不是八卦也不是为了攀比,用他自己的话说“看看老板是否克扣了我们组的粮饷”。


不幸的是,某一天,老王不知是闲来无事还是刻意为之,竟把这个单位各个课题组的学生补助情况都摸清楚了。


老王一看火了,敢情咱这钱是发的最少的!


于是老王把所有课题组的学生补助情况制了个表,然后写了一份声泪俱下堪称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诉苦邮件,不仅一道发给了自己老板,还抄送给了单位领导。


这件事的结果就是不仅老王组的补助涨了,然后单位领导也觉得学生的生活费着实发得有点少,于是乎统一又涨了一点。


事后,同学们纷纷称赞老王的勇敢行径,觉得他简直干的漂亮!


除了要求合理的补助这种与钱有关的故事,我还听说过一些学生要求其他合理权益的事件。


这个故事的发生在欧洲某知名研究所的某知名大教授课题组。主人公且称之为Tom吧。是个当地的白人小伙儿,在读博士生。


一天,Tom收拾好实验相关的家伙什,准备去健身房锻炼了。他有个习惯,就是每天下午6点的时候去健身一小时。


巧了,大老板有个很捉急的材料需要立马处理一下,去实验室一瞅,就只有Tom了。


于是他唤来Tom,道:“Tom啊,为师有个很紧急的材料马上要用,你帮我处理一下”。


Tom倒是义正言辞地回道:“不行!现在我要去健身,而且已经是下班时间了,我没有义务去做这件事”。


老板当时傻眼了,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打电话找来另一个已回宿舍的中国学生,马上赶到实验室才帮忙处理完了材料。


可能是文化差异吧,像欧美很多科研工作者无论正式职工还是学生之类,不仅把薪水补助这类事情弄得门儿清,而且像其他凡是法律规定的享有的权利也丝毫不含糊。所以欧美很多实验室特别爱招中国学生,他们任劳任怨,干的多要的少,毫无怨言。


但是我想说的是,中国的年轻科研工作者们还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权利意识,即便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起码得补助薪水,还是要合理维护的。


做到谈钱不伤感情


其实很多时候,学生不跟老板谈钱谈补助,可能更多的不是“不想”,而是“不敢”。除了传统教育赋予你们从小就认为老师是高高在上的、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意识,还有就是传统文化告诉你们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类的价值观,导致了在中国,师生关系更像是“君臣”关系,而很难成为朋友关系,更甚者,有很多研究生同学从来实验室到毕业离开,都始终抱有一种畏惧心理,见到导师就紧张的要命,豆汗如雨,惴惴不安,惶恐终日。


但我想说的是,读到硕士博士的人,大都二十好几或三十出头的了,早已是成年人。应该用更多成年人的方式去面对你的导师,包括聊课题,包括谈钱谈福利。


所以,做到谈钱不伤感情,是很重要的事情。而做成这件重要的事情,就需大家基于成年人的心态和方法,大方自然,不卑不亢,只是聊聊自己的正当权益罢了,怕什么?


并且我相信,现在导师小气到要斤斤计较学生补助的,还是少数;大多数老师应该还是想努力为学生创造的福利的。再说了,现在经费管的越来越严,本该发给学生的补助是很难进入导师个人腰包,导师们是不会刻意克扣你们粮饷的。


所以,同学们,下次导师跟你谈情怀的时候,要不抽空谈一下钱可好?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募格学术,作者鱼无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8-11 20:52:52
文章说的很好很对,但具体到个人具体情况,不一定有效果。现在的导师,我更宁愿称之为老板!老板只是把我们当成他有手的工具,而且总是以一种嫌弃的姿态鞭策学生多干活少索取。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机会,他们熟视无睹,他们只关心你为他做了几万的项目,完全不在乎你匮乏的物质和空虚的精神生活。其实,有时候也在想,为啥我们博士生大多这么听老板话?明知道他是坑你,还毅然往下跳!谁能给分析分析这是什么心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1 20:59:49
我们老板秉持能耗费时间弄成的事情,就不要花钱去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1 21:02:31
这类事情在社会上也很多的哈,只不过具体表现得不同啦。 大家都知道社会风气的,酒肉朋友多,真心朋友少。 你花大钱请人,送上门的好处,招之即来。 你落难了,人都躲避。

退一步,说个公平的情况,如果你愿意和朋友一起奋斗,公平分配努力获得的血汗钱呢? 我的现实经验是,社会上许多会表现出不屑的。 社会上许多人确实是,神经里追求安逸的横财,嘴上却是1千万个不谈钱的假高尚,然后对追求劳动致富的态度竟然也是无限鄙夷的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1 23:38:40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2 08:54:18
多谈谈作学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