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8.地月磁极可能重合 太阳磁极可能相互“漂移”
2016.8.14
磁极是由于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形成的,同时形成磁场。太阳和月球的北极均向地球的南极输出负电荷,从地球的北极输入正电荷,形成地球两极正负电荷的相对集中,也形成太阳对偶层次与月球两极正负电荷的相对集中,产生它们的南北磁极。这里我们设定星球的输出极为北极,输入极为南极。由于地球是正物质星球,聚集正电荷,只能输出正电荷,通过星际交流与聚集负电荷的反物质星球太阳和月球交流等量负电荷。这种交流是由于正负电荷的基本物理属性决定的,而不是上帝的安排。涉及星系形成的基本理论,我只能简单说明同电相聚形成星球和吸引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形成星系、磁极与远吸、近斥的核力(轨道力),通过正负电荷的交流形成磁场、电磁作用力和系统内星球的共同成长发育。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正反物质星球对偶形成,同处一个星系之中。与银河系对偶的是与银河系基本相同,主星物质相反的类星体星系。以上目前是我的个人看法,所有教科书上没有。
与地球对偶的不是整个太阳,而是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因为地球是伴随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的,只与这一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也只与这一对偶层次拥有共同磁场。与这一对偶层次对偶的也不是整个地球,而是包括地球大气、地壳、上地幔、中间层在内的地球对偶层次,它们是地球的原始层次。下地幔、地核对偶月球,与月球交流正负电荷,形成共同磁场,它们是对偶形成和发育的。所以,地球拥有两个磁场,两对磁极,可能有局部重合,但是相对独立。月球虽然处于太阳系中,却与太阳磁场、宇宙射线相互排斥,没有物质能量的交流,只与地球的第二对偶层次(下地幔、地核)交流正负电荷。
太阳至少拥有九个对偶层次,对偶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银核,各自有相对独立的磁场、磁极,表层磁场是主磁场、原始磁场,对偶银核的对偶层次。由于同极相斥,形成磁极“漂移”,八对对偶行星的磁极与主磁极之间形成各自的夹角,八大行星对偶主星层次也有各自的运行轨道、运行速度和自转方向、自转周期。由于太阳宇宙射线主要来自太阳表层发生的核聚变,影响行星表面温差,形成昼夜和季节温差。拥有多个卫星的行星会有类似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