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被誉为“天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至今已经运营了10周年。高原铁路与公路的生态效应与社会效益一直是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张镱锂研究团队(
http://sourcedb.igsnrr.cas.cn/zw ... 090626_1842601.html)关注的重点领域,它的建成通车对青藏地区的交通结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对铁路沿线地区GDP、人口、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要素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该团队基于统计数据和空间化的社会经济数据等,在县域和1 km栅格2个尺度上将沿线和非沿线地区通车前后的社会经济要素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表明:
(1)从客(货)运量,客(货)运周转量等指标在1980s/1990s– 2013年的表现来看,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使得青藏高原交通结构更为完善,综合、立体的交通体系逐步形成。
(2)2000–2010年间,无论是在县域还是1 km尺度上,青藏铁路对沿线地区GDP带动作用均较为明显;但对人口的集聚作用还未显现。全线通车前后比较分析表明:2000–2010年,沿线和非沿线地区县域GDP 密度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47%和20.56%;1 km尺度缓冲区分析表明,越靠近铁路GDP的年均增长率越大。
(3)青藏铁路使青藏两省区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升高,1984年西格段刚通车时两省区三产比例为34.2:32.3:33.5,2012年时变为9.9:51.5:38.6,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完善;但对沿线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明显。
上述成果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XDB03030500)资助下完成。
发表论文如下:
Li Shicheng, Wang Zhaofeng*, Zhang Yili*, WangYukun, Liu Fenggui.Comparison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between Surrounding and Non-SurroundingAreas of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before and after Its Construction. Sustainability, 2016, 8(8): 776. doi:10.3390/su8080776.
全文链接:
http://www.mdpi.com/2071-1050/8/8/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