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40 9
2016-08-19

                商品价格的动态变化

                    于德浩

                   2016.8.19

一个常见的经济现象:16年前,一个馒头的价格是0.3元,当时人们的月收入大约是900元;现在是0.6元/个,月收入3600元。人们对此的理解是,“老百姓更富了,但是钱也毛了。名义收入增加为4倍;但实际收入只是2倍而已。”对于“实际收入”,很难说,馒头价格变为2倍,但是电视电脑手机的价格下降50%以上。当然,最令人不爽的是,房子的价格从4000元/平方米,蹿升至4万元,上涨了10倍!远超过工资的涨幅。

“钱毛了”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100年前的1美元和现在的1美元实际购买力差别也是相当惊人。为什么商品价格总要变化?为什么货币似乎总是在超发?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来看。

假设,初态,甲生产商品A,1小时1件;乙生产商品B,1小时1件。末态,商品A效率提升为2件/小时;而B生产效率提高为6件/小时。那么,根据等价交换原理,初态A=B,末态A=3B。

市场均衡态商品交换说明,甲和乙的劳动是可互相自由替代的。就是说,无论甲从事生产商品A或B,他的1小时收入都是相等的。所以,商品A的价值就与B相等,即1件A可以换1件B,A=B。

这期间,初态A=B-----末态A=3B,必然经历一个商品价格的动态变化过程。动态过程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总是可以等效为一个商品B的价格慢慢相对下降的过程。

现在引入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示,看一下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假设,A的抽象劳动价值=10元。 那么,初态1小时的商品总产量就是,A+B=10+10=20元。A=B=10元。

末态,2A+6B=2*10+6*10=80元,A=3B;

两式联立,解得 A=20元,B=20/3=7元。

这期间,我们假设商品AB的抽象劳动价值,即内禀价值,不变。这源于“以前的”商品A和“现在的”商品A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属于“同一商品”。

“内禀价值不变”的假设,就是保证货币购买力不变。在此假设下,这个“两人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从初态的20元/小时,上升为末态的80元/小时。

而更接近现实的情况是:末态,A=3B,但是A价格上涨为24元,B价格下跌为8元。“两人社会”的总商品价格=2A+6B=2*24+6*8=96元,“通货膨胀率”是20%。我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这种轻微的通货膨胀似乎是必然的一种规律,而不是“恶意的纸币泛滥。”我想初步解释,应该是“适度多发货币”是对科技进步的奖赏,并以此刺激经济发展。

再来看一下资产价格变化。我们以10倍市盈率来评估企业价值。显然,在初态,企业甲的价值与乙相等,甲=乙=10*10=100元。在末态,则甲=乙=10*48=480元。就是说,无论投资甲还是乙,最后所得是一样的。

但是,这期间由于商品A及B价格的动态变化,企业甲及乙的资产价格也跟着变动。大多数投资者会迷失其中,试图找到可能存在的价格实时变化的趋势。我说,就算是存在某种规律,那也是非常复杂的,难于把握的。其实,我们不必清楚其中的规律,也不会影响让初态的100元变为末态的480元,这就是省时省力的大智若愚的长线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8-19 11:22:0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9 11:23:03
所谓经济学的供求,是“价格变化”之同义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9 17:36:24
你这不是什么价格动态的变化。是生产数量的变化。与商品价格和供需所带来的动态变化无关。

例如:“假设,初态,甲生产商品A,1小时1件;乙生产商品B,1小时1件。末态,商品A效率提升为2件/小时;而B生产效率提高为6件/小时。那么,根据等价交换原理,初态A=B,末态A=3B。”——————

楼主这些明显是纸上谈兵,随意假设的数字。

B提高生产率的目的是在其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而提高生产率的。

假设:A的价格=10元。B的销售价格也=10元。在提高了生产率后,B的销售收入是60元而A的销售收入是20元。所以,初态A=B。而提高生产率后B=3A。

当AB的销售价格都在=10元的情况下,AB提高生产率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生产率高的很可能将生产率低的淘汰出局。

当AB的销售价格都=10元时,如果B的销售价格不是10元,那么就是出现两种情况:1、B将价格降为7元是想将A淘汰出局。2、是B的脑袋让驴踢了。放着10元的价格不卖,偏偏卖7元。

经济规律告诉我们:

提高生产率是为了在供求稳定,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利润。

提高生产率是为了在竞争中主导价格保住利润。

提高生产率是为了在供大于求,价格下降的情况下降低成本保住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20 23:04:54
楼主你直接说"结构性通胀"不就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21 00:20:10
看看越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