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经济复苏已经持续六年多,然而增速却一直令人失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已连续三次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
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2%,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美国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同时,美国商务部将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从此前的1.1%下调至0.8%。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约1%,为2011年以来的最差表现。
美国《蓝筹经济指数》杂志的调查显示,2007年经济学家预计美国长期经济增速将高达2.9%,而到今年3月,这一预测值仅为2.1%。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鲍威尔近期警告,美国经济陷入长期低速增长困境的风险正在上升。他指出,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可能已经让美国经济陷入潜在增速和实际增速双降的局面。
鲍威尔表示,金融危机以后的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需求低迷且企业和就业市场活力下降等因素导致近年来美国生产率增速放缓,这有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长期低速增长。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威廉斯也指出,美国经济潜在增速可能已经降至1.5%左右,这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常态”。
美联储主席耶伦今年6月份指出,过去几年美国就业稳步改善但经济增速温和,这反映出劳动生产率增长大幅放缓,2010年以来美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幅不到0.5%。
她表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前景是美国经济面临的关键不确定性之一,也是决定美国民众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
IMF总裁拉加德今年6月份表示,美国经济面临的四大挑战将威胁其长期可持续发展。这四大挑战分别是就业人口下降、生产率增速持续低迷、贫富差距扩大以及贫困人口增加。
IMF研究结果指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收入增长基本停滞,而高收入家庭实际收入则加速上涨;过去40多年来美国中产阶级不断萎缩,自2000年以来,有更多中产家庭成为低收入家庭;自1983年以来,中低收入家庭财富逐步缩水,而高收入家庭财富则翻了一番;目前,将近15%的美国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其中儿童、女性及少数族裔的比例很高。
IMF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加大将阻碍提高生产率的投资,降低社会流动性,拖累消费增长。如果不遏制住这一趋势,美国将面临潜在增速和实际增速进一步下降、生活质量恶化以及贫困人群扩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