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前景向好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可穿戴的健康产品与智能手机一样渐渐由少数精英人士或极客们手中的玩物,变成大众生活中的必备品。智能手机满足的是人们随时、随地、随意获取和分享信息的需要,而智能可穿戴的健康产品也许在即将来临的大数据时代,显得更为重要--毕竟它满足的是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这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绝对是最基础的部分。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可穿戴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未来数年,健康服饰、健身手环等产品将占据可穿戴设备绝大部分市场。
智能手表已经问世多年,但是,智能手表厂商都未能引起消费者普遍关注。AppleWatch还将与FitBit、Jawbone等健身腕带产品展开竞争。尽管可穿戴设备销量持续增长,但多数可穿戴设备制造商仍然致力于开发新奇的小产品,因此它们无法获得主流消费者的认可。苹果进军可穿戴设备市场具有标志性意义,但成功的关键在于为普通消费者提供实用的产品。如果要更换传统手表、腕带设备及其它需要每天充电和定期更新软件的可穿戴设备,很多用户需要一个很好的理由。
与其他可穿戴设备相比,医疗将会是其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其次则是健身和信息娱乐行业。尽管现下GoogleGlass、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的信息娱乐产品十分火热,但它们仍处在样机或概念阶段,更多切实应用还是在医疗健康和运动健身方面。
跨国企业是领头羊,英特尔、谷歌、facebook、苹果、三星等都在发力,可穿戴设备未来几年会有更迅速的发展空间。中国企业也在争抢先机,如,百度推出手环抢占市场,市面上已有针对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的可穿戴产品。各厂商虽然初步切入不同的细分应用领域,但实用的、革命性的产品还比较缺乏。可穿戴产品也要有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足够推动力,才能成为核心产品。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的今日,可穿戴设备迟早将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二、差异化发展趋势
尽管当前智能穿戴产品可谓是日新月异,但很大一部分产品的功能、形态还是处于相对集中的状态,比如消费者熟知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鞋子等。以智能手表为例,2015年基于手表为载体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垂直化探索,可以说在应用技术本身都已经进入了轨道,但受制于整个应用场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智能手表这一载体的价值挖掘与表现。
可穿戴设备作为新型的移动终端产品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细分人群的需求,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应用需求。可穿戴行业与其它行业相比,细分趋势更为明显,针对细分市场的可穿戴产品相对而言可操作性更高,功能少而精,厂商无论从研发投人、资源配置、还是后期营销等角度效率都会更高,成功机率也更高。2015年国内儿童智能手表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可穿戴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未来,可穿戴行业市场将更加细分,垂直深耕,实现差异化发展。除了细分市场的差异化,服务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也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未来可穿戴设备硬件的功能一定是趋同的,差异化更多地应该体现在服务上,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将会拉开非常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