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09-6-24 08:56:42
本版块应该给出一个经典的宏观经济学的书的系列。我觉得目前上这个论坛的大部分还是学生的多,大家都是来下资料或者提问的。
整个版块的精华贴里面涉及资料的很少,大多是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当然,可能版块是这么定位的。不过仍然建议区分理论版块和应用版块,这样应该会有些效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0:13:08
我一直感觉宏观经济学这东西比微观难.....由于这东西流派多....而且好象很多时候能够多角度说的通(比如说传导路径)......
我喜欢...个人觉得宏观经济学和现实联系紧密....比如最近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和货币政策.....如果斑竹能够弄俩个帖子专门阐述1货币政策,2财政政策..当然也能有3汇率政策...........近期变动...以及讨论国家这么做原因...作为一们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如果能够这么分析,可以引起大家兴趣..嘿嘿...鄙人一直想通过此门路小小发财下.,从大家讨论里面里寻找灵感/////////投资股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0:29:26
版主这个帖子的人气就挺高的呀,呵呵,只要大家都能抱着认真务实的态度,多花些心思,并且对大家的付出有所回报,持之以恒,人气和水平就会提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0:47:02
我认为宏观版块主要是因为缺少热点,热点可以理解成几个方面:一是对于经济的宏观解读,这是宏观版块的热点;二是讨论活动的开展,这是宏观版块的人气热点;三是对版块内容加以适当的引导,如提高一些好的文献,书籍,共大家分享和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0:48:02
我认为宏观版块主要是因为缺少热点,热点可以理解成几个方面:一是对于经济的宏观解读,这是宏观版块的热点;二是讨论活动的开展,这是宏观版块的人气热点;三是对版块内容加以适当的引导,如提高一些好的文献,书籍,共大家分享和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0:59:43
闲话就不说了:1 斑竹可以挑社会热点联系宏观经济发起讨论;热点问题总能打开大家的话匣子
              2 亦可以就一些模型加以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1:00:23
闲话就不说了:1 斑竹可以挑社会热点联系宏观经济发起讨论;热点问题总能打开大家的话匣子
              2 亦可以就一些模型加以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1:00: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2:01:37
1,首先应该把现在很多的热点问题与宏观经济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或者说抓住经济危机的机遇,用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当然用宏观经济学的阐述必须是有理有据,必须有一定的说服力,因此应该在宏观经济学这一个版面内部组织一支比较好的队伍,来对一些问题的阐述进行评价,并且作出适当的奖励。
3,激励措施,激励措施是促进发展的最终的措施,这些不仅仅是奖励论坛币满足生理需求,还可以根据马斯诺的层次需求理论,来增加多方面的需求,如交友,还有自我实现等。
4,宏观经济学比不上微观经济学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些人认为宏观不如微观更贴近实际,更能带来个人收益,这个方面可以通过宣传等方法来解决。
希望宏观经济板块红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2:02:25
1,首先应该把现在很多的热点问题与宏观经济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或者说抓住经济危机的机遇,用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当然用宏观经济学的阐述必须是有理有据,必须有一定的说服力,因此应该在宏观经济学这一个版面内部组织一支比较好的队伍,来对一些问题的阐述进行评价,并且作出适当的奖励。
3,激励措施,激励措施是促进发展的最终的措施,这些不仅仅是奖励论坛币满足生理需求,还可以根据马斯诺的层次需求理论,来增加多方面的需求,如交友,还有自我实现等。
4,宏观经济学比不上微观经济学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些人认为宏观不如微观更贴近实际,更能带来个人收益,这个方面可以通过宣传等方法来解决。
希望宏观经济板块红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2:33: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2:34:04
目前宏观经济情况,经济学家的分歧就已经很大了,不上不下的,政府官员对外讲话更是战战兢兢,成天喜欢抛头露脸的“经济学家们”最近也收敛了很多,搞经济的人都知道,经济学就是建立在一群假设的基础之上。现在媒体的主流论调就是,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宏观经济最终还是党说了算,党说要保八,那没有不成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2:37:10
第一:可以鼓励热门的对宏观经济的讨论,对于发表的帖子引起热门讨论的,给予奖励。这样使那些对宏观经济不是很精通的但有好的讨论题目的同志发表讨论贴.其实对于宏观经济来说,大家一起的讨论学习可能比仅限于书本知识更有用。
第二:就是加大对首发宏观经济资料的奖励。让大家有热情分享自己好的资料。
第三:版主或者宏观很有研究的会员可以发一些学习贴,对宏观经济中的一些经典模型、理论给大家普及下知识,分享下学习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2:43:41
强列建议删掉讨论贴下的灌水回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2:44:17
lz说道:“求问的人比较多,而回答问题的人比较少”。对于这一问题,我觉得斑竹可以采用奖励的办法鼓励会员回答,对于回答得好的可以奖励论坛币
我觉得斑竹还可以就一些经济方面的热点问题发一些帖子,让大家讨论,发表观点,斑竹引导还是很重要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3:24:38
我想大家对对当前经济的热点问题还是比较关注的,比如说就业、通胀、金融危机问题都是很多人关注的热点,所以建议版主加大对经济热点问题的讨论贴的奖励力度,大家都可以发表自己对一些经济热点问题的看法,各抒己见。这样也可以让大家学习学习别人对同样的问题的不同看法,拓展自己的思维吧。
    另外一个建议就是鼓励大家多拿出一些比较实用的资料给大家共享,这些资料可以向版主申请奖励,但是不要向其他的人员收费,因为这样也容易打击新手的积极性,毕竟新手比较穷嘛,这对提高版面的人气也不是很有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3:49:45
我很喜欢宏观经济,但是之所以很少热心回答问题是因为自认为对宏观的把握还是很不足,怕误人子弟。不过我会经常来提问,也算是为宏观这一块的人气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4:30:09
板块的人气不行,还是得板块本身建设和改善入手。其实我认为不存在什么关注宏观的人少因此导致板块不行的理由。宏微观经济的划分在标准上本来就存在争议,比如张五常就认为没有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划分,认为搞企业运营的、搞市场的就是微观,大错特错。我认为板块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如同要搞好一个企业一样,如果里面乱糟糟,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绩效考核不力、组织架构不健全,资料问题混杂,问答水平不高,版主控制不力等等,都是导致板块人气不行的原因。
  经济危机下,宏观板块不活跃,应该算是中国学经济的人的悲哀。
  窃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板块改良:一是多比较,多学习。多看论坛其他板块和其他论坛的设计、组织和建设,吸取好的做法。这和地区经济发展一样,学习先进经验,激发后发优势。二是吸引人才。论坛的帖子、资料、问题都必须水平高,既能反映经济问题实际,又能体现理论深度。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如此之多,金融危机带来的课题对当代学经济学的人来说乃千载难逢的机遇,板块如此的冷实属不应该。三是加大奖励力度。我一向痛恨拿着一般资料卖大钱的人,板块管理者要加大整顿力度,不该收钱的,应该及时取缔,放宽一些历史帖子的购买尺度,资料共享是快乐的。加大对帖子的奖励力度,几十个论坛币不算什么,要解放思想,对好帖子,好资料,好问题,好回答,大大的奖,以数百个论坛币奖励。有奖就有罚,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对那种狮子开口的帖子,删除并处罚。四是整理出一批精华帖。整理以经典的理论、书籍、课件、问题,回答等为内容的精华帖,节省论坛浏览时间,减少交易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5:20:27
建议:经常举办一些专题讨论会,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5:48:02
宏观经济学板块儿人气不是很高,个人感觉的原因是:
1、这版块儿和爱问版块儿职能上有重复的地方,有些宏观的问题就在爱问版块儿给问了。我刚上论坛的时候
只上宏观,后来就部分转移了。
2、对于提出的问题已经解决的是否给标识出来。
3、提出的问题是否可以更多样化.好的问题也很重要
4、应该找些论坛的大牛定期的光顾一下,提高人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5:54:31

楼主,


个人感觉宏观论坛小栏目全部 初级宏观 中级宏观 热点专题讨论)区分度不高,如初级宏观和中级宏观板块里面的话题和资料我就就可能不出有多大的分别,每个人心里一杆称。可能版主有区分标准,但我想版主没时间来给我们重新分类。


个人建议斑竹在栏目分类上研究一下,找出一个大家(包括非专业人员)都能接受的区分度好,能囊括热点,吸引眼球的区分度好的板块规划。

我们的地盘我做主,建议楼主先在小范围找出一个大致思路或方案后,然后拿到论坛上来讨论。这是个论坛大事,版主可当一个活动来运作,即提升人气,又丰富、完善了板块。时间跨度1个月到6个月。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5:56:53
近期宏观经济热点还是很多的,哪位大牛先抛两个问题,我们展开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5:59:26
强烈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6:16:03
宏观经济就像个蛋糕,可大可小。话题和栏目的分类,活动运作很重要。
版主善于纳谏之人,愿栏目越办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6:20:13
如果没有悬赏,应答的人是比较少。关键还有一个问题呢,大概是发问帖的人一般都忘记在别人回复后说声谢谢。别人热心回答,不求回报,一声谢字不算要求高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6:20:59
说实话,我记得刚读研究生时,大家(甚至很多老师)都觉得宏观没有什么前途,每次讨论总喜欢将自己划分在微观一列,表示自己还算跟得上潮流。后来我发现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和判断却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做投资时,有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对黄金、石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判断,就可以帮助判断资源类的股票的选择,当然如果钱多且风险偏好较强还可以做期货。对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分析,也可以从整体上对经济有个判断,比如当央行大量放出流动性时,便大概可以判断,市场资金面比较宽松,资产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强,特别在国内个股之间关联性强的特点下,这样的分析就异常重要。
         而我很少看到有人将什么斯勒斯基方程、博弈论等东东用在投资的实战中,当然那些学术论文可能会用,但在真正操作上,宏观分析往往有更广阔的用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6:24:59
我认为应立足于现实生活。这次的金融危机,我看论坛上的帖子很少。国家出台了政策,讨论的也很少。对于社会上的现象,没有深度的挖掘。还有就是没有组织性,感觉比较乱,有时很难找到有价值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6:26:16
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的确不是很多,导致这个板块吸引力有限。而且宏观经济学版块有点曲高和寡的感觉。可以多点轻松简单的讨论帖,来聚拢人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6:46:13
我是从某大学的经济学院的西方经济学专业毕业的,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理论,但是很惭愧的是,我自己并不觉得宏观经济学搞得比别的领域好(自己跟自己比),我觉得国内的大学教育,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就不是很强。因为很多学校的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师资不强,而宏观经济学又对数学要求甚高,所以实际上这个领域研究的人不多,而且水平有限。在世界前沿水平的这个圈子,中国这个浮躁的社会风气中,要挤进去不容易。
大家多点讨论,多点关注,慢慢会好起来的。比如现在这个帖子,不是一下子让人关注宏观这个版块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6:56:33
提高宏观经济板块人气和学术水平,个人观点:
第一,设计好的宏观经济板块,吸引大家眼球和兴趣;
第二,用宏观经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知道宏观经济理论的价值,指导我们实践。
第三,提供宏观经济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比如,当前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宏观经济走势与股票市场,可指导人们的投资行为、消费行为;
第四,国外研究态势,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对比;
第五,宏观经济的微观研究手段;
第六,鼓励上传宏观经济方面的研究报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