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环境经济学
2009-6-26 09:51:38
这篇文章好像遭到了XXX理论家的猛烈攻击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6 10:25:27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我认为学者们应该走出书斋,身体力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6 15:41:57
说得好,我们是要认真反思反思,要做些实事,不要光谈主义,不讲实际!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08102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6 16:55:4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6 16:58:04
現在人都這樣,很難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6 22:05:45
欣赏某套教材的那两句:经世济民与秋水文章不染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6 23:06:09
或许在某些时候,“主义”是解决主要问题的根本方法,不谈,则不足以标本兼治,谈问题要着重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时候终极方法不能不涉及到所谓“主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6 23:51:05
推崇胡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7 00:14:58
这个帖子一出来我就看过了,但是没有跟,因为牵扯的问题比较含混,属于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现实问题,我是同意楼主的本意的:实干、钻研。我非常赞同,觉得没必要重复,相信多数也都赞同。这是我当时没有跟的次要原因。
当时没有跟帖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帖子涉及的第二个方面:历史问题。楼主的本意我赞同,但是楼主却引用了胡适先生的文章。历史事件必须还原到历史环境中分析,在中国存亡的那个年代,胡适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否定“主义”对中国救亡的指导。如果说胡适是寻常学究、对那时的试验主义、实业主义、三民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感到困惑厌烦,还只能算是昏聩;但胡适是担任过驻美国大使的学者、是竞选过民国总统的学者,虽然是后话,但足见此公也是政治动物,而主张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未免令人生疑。胡适先生是杜威的高徒,自己信奉的是实用主义,但对中国的救亡而言恐怕并不实用。在中国人民胜利的关头,又以著名学者身份倡言国共划江而治,就更是陷万民于倒悬。当然,胡适是个不错的学者,对于中国现代学术方法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主要是引进),也是个不错的人(勉而为之),但却是个不太及格的政治票友。胡适的理想在美国可行,在中国、俄国、日本……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至多是一种积极的声音而不会起实际的作用。偏偏这种不实际的作用——有时为人所用起了违背适之先生初衷的反作用——又被他的学者身份放大了。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以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力民情,胡适先生倘或真的当选民国总统,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只怕书生误国,莫此为甚了。
所以,我看到楼主重提当年胡先生的主张,觉得有些偷换命题、至少是引据失当了。纵使荡开当时的历史环境不讲,那么今天我们多谈些问题,就不该引这个恰恰涉及了主义的“少谈些主义”。发此帖、跟此帖,皆或赞成少谈主义,或反对少谈主义,都是在谈主义。这是我当初没有发言的第三个原因。
至于我终于还是扯了两句,一是不意此帖竟由《二日最佳人气》升入《最新精华》;二是觉得中国的文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是我们文明传承的薪火。文以载道、正色立朝乃是知识分子之本分。即使是只做学问、只谈问题,也有点主义好:胡适和鲁迅,一个谈问题、一个谈主义,读二者的纯文学作品,哪个更鲜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中国和中国民众的问题,哪个更解决了国人奋起与国家复兴的问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7 01:35:22
diis 发表于 2009-6-27 00:14
这个帖子一出来我就看过了,但是没有跟,因为牵扯的问题比较含混,属于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现实问题,我是同意楼主的本意的:实干、钻研。我非常赞同,觉得没必要重复,相信多数也都赞同。这是我当时没有跟的次要原因。
当时没有跟帖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帖子涉及的第二个方面:历史问题。楼主的本意我赞同,但是楼主却引用了胡适先生的文章。历史事件必须还原到历史环境中分析,在中国存亡的那个年代,胡适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否定“主义”对中国救亡的指导。如果说胡适是寻常学究、对那时的试验主义、实业主义、三民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感到困惑厌烦,还只能算是昏聩;但胡适是担任过驻美国大使的学者、是竞选过民国总统的学者,虽然是后话,但足见此公也是政治动物,而主张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未免令人生疑。胡适先生是杜威的高徒,自己信奉的是实用主义,但对中国的救亡而言恐怕并不实用。在中国人民胜利的关头,又以著名学者身份倡言国共划江而治,就更是陷万民于倒悬。当然,胡适是个不错的学者,对于中国现代学术方法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主要是引进),也是个不错的人(勉而为之),但却是个不太及格的政治票友。胡适的理想在美国可行,在中国、俄国、日本……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至多是一种积极的声音而不会起实际的作用。偏偏这种不实际的作用——有时为人所用起了违背适之先生初衷的反作用——又被他的学者身份放大了。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以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力民情,胡适先生倘或真的当选民国总统,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只怕书生误国,莫此为甚了。
所以,我看到楼主重提当年胡先生的主张,觉得有些偷换命题、至少是引据失当了。纵使荡开当时的历史环境不讲,那么今天我们多谈些问题,就不该引这个恰恰涉及了主义的“少谈些主义”。发此帖、跟此帖,皆或赞成少谈主义,或反对少谈主义,都是在谈主义。这是我当初没有发言的第三个原因。
至于我终于还是扯了两句,一是不意此帖竟由《二日最佳人气》升入《最新精华》;二是觉得中国的文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是我们文明传承的薪火。文以载道、正色立朝乃是知识分子之本分。即使是只做学问、只谈问题,也有点主义好:胡适和鲁迅,一个谈问题、一个谈主义,读二者的纯文学作品,哪个更鲜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中国和中国民众的问题,哪个更解决了国人奋起与国家复兴的问题呢?
多谢你的深入思考,让我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了更多的了解。

说“引据失当”,不同意。帖子通篇未涉及意识形态与政治立场,只是就学术问题而谈。抛开历史和政治因素,胡适这篇文章切中要害,适用于任何时代的研究人员,只是题目换成“多谈些实际,少谈些理论”就更适宜当前了。(ps 快一百年过去了,时移世易,可不可以就事论事就当前说当前不历史还原不搬大主义了呢?)

“即使是只做学问、只谈问题,也有点主义好”,很同意。可是不知道谈什么主义,怕谈来谈去又成空谈误国。比如科学发展观,算很好的主义了吧,天天谈,大谈特谈,作用又有几何?学术本身就有自己的主义,比如基本原则——学术中立,能遵守这个原则就不错了,比持任何其他“主义”搞学术都强,窃以为。

“中国的文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不太同意。文人很少能成为民族的脊梁(鲁迅先生也只有一个),还可能是戳脊梁的。至于什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我困惑着呢。历史和现实是割裂的,也许以前有,现在不知是什么。若有谁知,唤来同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7 08:07:40
不吃透主义,如何解决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7 10:55:49
在中国搞学术
主义也应该比较重要吧
不过,即使如此
能做的事情也非常非常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7 13:45:20
务实,知行合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7 14:01:36
求实,有见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8 09:17:16
重读了一下,如沐春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8 15:40:16
谈何容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8 16:43:52
唉,XX就是靠着这个那个主义上位的,现在怎么可能会少谈呢?特别是现在的社会状况更不敢少谈,还要靠他来做思想钳制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8 16:49:09
恩,这个问题越谈越糊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8 17:17:22
关键是务实对务实的人有无益处,如果社会机制让你感到务实没有出路,没有支持,你怎么务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8 20:21:15
呵呵,题目很好,反思的问题也很好,但是,有时候使人们故意去装傻故意的不去解释这些为什么,因为这样做对他们并不会产生什么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00:08:00
实事求是,拿来主义也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14:48
多谈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48:15
我个人认为主义的提出是必要的,他作为一个主题可以携领全局,每一个问题的讨论,解决,方案的实施,需要一个准则,但是更多的是要在这个原则下做实事,不空谈理想,只有提倡身体力行,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现实的改善,社会的进步.这是我的一点愚见,请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3:33:28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了
一时要改 谈何容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3:50:44
这三条合起来看,可以看出“主义”的性质。凡“主义”都是应时势而起的。某种社会,到了某时代,受了某种的影响.呈现某种不满意的现状。于是有一些有心人,观察这种现象、想出某种救济的法子。这是“主义”的原起。主义初起时,大都是一种救时的具体主张。后来这种主张传播出去,传播的人要图简便,使用一两个字来代表这种具体的主张,所以叫他做“某某主义”。主张成了主义,便由具体计划,变成一个抽象的名词,“主义”的弱点和危险,就在这里。因为世间没有一个抽象名词能把某派的具体主张都包括在里面。比如“社会主义”一个名词,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和王揖唐的社会主义不同,你的社会主义和我的社会主义不同;决不是这一个抽象名词所能包括。你谈你的社会主义,我谈我的社会主义,王揖唐又谈他的社会主义,同用一个名词,中间也许隔开七八个世纪,也许隔开两三万里路.然而你和我和王揖唐都可自称社会主义家,都可用这一个抽象名词来骗人。这不是“主义”的大缺点和大危险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09574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4:53:53
就像老百姓关心的是生活,关系政治就上升到主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7:02:53
懒的定义是避难就易。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8235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20:23:57
实在是好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03:40:56
ding ding d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10:44:49
确实,现在我们很多时候都是空谈,这对于中国的发展没有什么好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