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712 0
2016-08-29
  一、服务业发展新机遇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长三角地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十三五”期间,江苏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要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目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新布局,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取向,以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工程为抓手,以对内对外开放倒逼服务业领域改革为重要思路,以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优化江苏服务业发展的市场主体、产业生态、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着力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推动江苏经济凤凰涅槃、转型升级,为全面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提供更为强劲的发展支撑。
  “十三五”甚至其后的一段时间,江苏省服务业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从国际上看,服务经济占世界经济的地位将再次上升,加快发展服务业成为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从国内看,新常态指引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为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倒逼压力。“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引领着转型方向,是蕴藏着巨大潜能的新增长点,并将成为引领新一轮开放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加入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致力于推动的多边《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表明了更深融入全球市场,并倒逼国内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决心。我国将在“十三五”时期有序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打破“所有制垄断”和“地区垄断”已势在必行,鼓励更多的服务业“走出去”。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扩大消费的长期动力,有助于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顶住下行压力,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和持续发展增添动能,在“十三五”这一关键时期的意义尤为重大。江苏城镇化率在2013年就达到64.1%,整体已步入成熟的城镇化社会,根据世界普遍规律处于快速发展区间。
  科技创新催生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成为服务业高端化智慧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十三五”期间,江苏省服务行业将步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二、制造业发展前景良好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将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引导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制定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行动计划,突出数控装备普及换代、现有装备智能改造、高端装备自主制造、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等重点领域,推进制造业装备由机械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加快培育智能制造模式,搭建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平台,支持智能制造核心关键技术、智能化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推行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制造,鼓励发展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网络生产新模式,支持工业云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开放共享,构建网络化企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1000个智能车间(工厂)。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双百工程”项目、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三大计划,全面实施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推进节能改造示范、减排改造示范、再制造示范等。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促进企业管理软件普及推广应用,推动机械、石化、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改革产业准入和监管办法,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推进重点装备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计划,支持制造业名品名牌建设。到2020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0,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8。
  三、高新产业发展强劲
  “十三五”时期,江苏将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研发经费比重由2.07%提升至2.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0.1%,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8%,高效协同创新成效明显,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加快推进。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长三角地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十三五”时期,江苏将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未来五年,江苏将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使得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8%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突出人才优先发展,推进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实施引领产业重点科技专项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建设一流产业科技创新载体,构建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产业科技创新生态,充分释放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大幅提高创新投资的产出比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