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
2014年2月,以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为主体,“西安-西咸新区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批复。这是西部唯一国家级云计算示范城市,西咸新区也成为示范试点中唯一的城市新区。
按照批复,国家级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将融合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第四代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服务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新兴业态发展。按照《实施方案》,西咸新区将在政务云服务、信息云服务、社会公共云、工业企业云、健康云服务、区域特色文化云服务、电子商务与物流云、智慧交通云8个方面开展应用示范。到2020年,试点区域90%以上中小企业使用公共云计算服务,80%以上大型企业和机构使用私有云,培育10家以上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年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与服务企业;推动100家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云计算服务转型,带动云计算应用新增营收500亿元,形成辐射西北、面向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新格局,成为全国重要的云计算产业聚集区、国家云计算的重要承载节点和国家云计算产业应用示范区。
西咸新区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
2016年6月17日发布的《陕西省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17年底,通过四大工程实施,形成具备产业支撑能力的增长点和明晰的发展方向,西咸新区成为国家级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基地。引进5家以上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大数据龙头企业,引进10家以上国家部委数据中心,培育壮大一批产业关键环节骨干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100家。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西咸新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围绕云计算服务、信息融合、大数据应用、产业基地建设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组织实施秦云、城市信息融合示范、大数据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示范等四大工程,引导和推动数据汇集、企业云集、产业聚集。
一、秦云工程
启动建设“N+1”云工程(N即15朵行业云,1即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15朵行业云,引导带动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购买云服务,推动数据公开及社会化开发利用。建设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各行业云的数据交换共享,并与省信息化中心互联互通。各行业云按照政府数据开放和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和产业链开放,带动软硬件提供商、运营商及平台服务商等产业链上下游整体发展。到2017年底,带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二、城市信息融合示范工程
咸阳市通过省级智慧城市综合试点、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惠民试点、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消费试点、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试点、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已基本建成一站通、一号通、一卡通、一网通、一格通和一点通等应用项目。在此基础上,加大现有信息系统整合力度,深入推进政策融合、技术融合和数据融合,促进大数据深度开发和利用。
三、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
在民生服务、城市运营、信用体系、工业运行、社会管理、数据交易等领域率先实施应用示范项目,实现大数据汇聚整合,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及时总结推广。
以社会公共服务卡(居民健康卡)为载体,推进金融IC卡、市民卡、公交地铁卡、旅游消费卡等应用集成和一卡通用,实现与财政惠民卡、社会保障卡互联互通,项目覆盖全省3800万人口,将整合各类资金约1100亿元,衍生大数据服务和信息消费约100亿元;以西安城市投资集团为牵头单位,汇集供水、供气、供热、一卡通、出租、公交、地铁、公共自行车、公共停车、市政道路等城市运行数据,优化城市功能,改进城市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城市运行数据汇聚、数据分析挖掘、城市运行一张图等,为城市规划决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到2017年底,带动相关产值10亿元以上。
利用陕西工业数据库,加强与统计、电力、税务、银行等部门企业数据共享、关联比对和分析,带动工业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到2017年底,实现产值约5亿元以上;建设基于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的群体行为分析系统,形成人群位置信息、人口空间分布信息的海量数据,满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公共场所群体行为分析需求,并为城市规划、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公共场所和产业布局、智能交通、智慧旅游、精准营销、商业应用等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机遇,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和数据汇集。到2017年底,实现产值约5亿元以上;建设气象大数据平台,实时获取气象卫星、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数值预报产品等专业气象数据和社会化气象观测数据,通过分析挖掘,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准确监测预警,为政府、行业和社会提供服务。
四、大数据产业基地示范工程
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为核心,聚焦大数据处理与服务产业链,打造“研究引领、教育支撑、孵化创新、服务连通、配套完善”五位一体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建成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2017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西咸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前景
在互联网时代,各地对基于互联网之上的信息产业争夺已达白热化程度,已晋级国家队的西咸信息产业园更成为关注的焦点。
与全国信息产业发展发达地区,甚至陕西省一些先发展起来的园区相比,西咸信息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是专业化的细分园区,特别是陕西、西安特有的科教人才优势成为我们后发的优势。
以信息产业为依托,高举旗帜、聚焦主题,产城一体、以人为本,推进“产学研居”全产业系统建设。着眼服务于未来、服务于年轻人,引入风险投资、搭建金融扶持机制,提供现代化的集中式服务,搭建创业创新平台,汇聚起信息产业新优势。在其正在建设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的西部云谷项目中,将集科技企业孵化加速、办公研发、IDC数据中心、呼叫中心、IT工业生产及酒店公寓等生活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
传统产业园区生产产品,新一代科技园区生产企业。西咸信息产业园正着力打造新一代科技园区的升级版。
特别是国家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陕西、西安独特的区位及科教人才优势更加突显。2013年年底,微软落户西咸信息产业园,开展陕西微软创新中心、微软区域加速器、智慧城市建设、微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微软IT学院等5大项目。这也成为微软目前国内一次性投放资源最多、规模最大、涵盖内容最广、产业链最完整的项目,2014年6月,陕西微软创新中心将投入运营,未来这里会成为我国推动支柱产业转型创新和科技企业孵化的新领地。
从运营商时代、大数据时代到微软时代,两年西咸信息产业迈过了三大步。目前西咸正从三个方面同时发力,一是做基础设施。从城市基础设施,甚至信息领域中,数据库也是基础设施,为区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做平台。提供厂房、提供工业用电、提供投资服务,提供孵化器。不光自己做平台,而且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做平台。三是针对需求做产业。引入相互关联的产业,利用产业链来招商,形成企业的矩阵。目前我们正在做一揽子的产业规划,立志把产业做大做强。
着眼于服务未来、服务年轻人,西咸信息产业园把创新孵化作为重点,依托微软的品牌效应、平台效应和孵化能力,打造创新孵化体系,让创新灵感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与此同时,园区正积极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强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随着园区软硬环境的不断优化,入区龙头企业的不断集聚,相信下一个五年,一定会有一批产业巨头、明星企业,一批“马云”们将会从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横空出世。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西咸新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到2015年在数据领域产值达300亿元,这是陕西省政府对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大数据产业的要求;到2020年,年产值达2000亿元,这是西咸信息产业确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