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赟:中国各阶层的迷失感
7月末一直在中国北方开会考察,也就一下子从安安静静、按部就班又有点慢性子的新加坡,进入到了中国式的快节奏之中。在旅行中我不但看到了十几年没见的北京所发生的巨变,也深入到了山西的一些落后地区。即使后者,从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再到路边无数耸立的风力发电机与太阳能板,都在无声地诉说这个国家的伟大成就与巨大潜力。
然而即使在这样一种伟大的变革之中,却依然存有一些未知数,尤其是最近几年,这种对未来迷惘的感觉,在很多中上阶层民众心中植下了根。我在与中国的一些同事、朋友聊天之后,尤其有某种山雨欲来的感受。这就体现了当前中国前景的多样性,一方面中国有着举世罕见的持久繁荣,一方面却又有大量精英阶层跳船与资本出逃。人们既担心旧有的文革会以某种形式卷土重来,同时也担心再来一次社会洗牌,会让部分民众的财产乃至人身受到威胁。
换言之,不仅下层民众在经济放缓之后,在缺乏有效的社会安全保障网的情况下,对生存与发展前景存在忧虑,即使是很多政、经与知识界的中上阶层,一方面感受到经济前景不明朗,而又存有与外界政、经、外交乃至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也觉得未来存在不小的变数。如果中国不能有效地面对并消除这些民众潜意识之中的不安因素,则不仅会削弱整个社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并由于社会整体心理的强大暗示作用,而对真实的社会运转产生负面的力量。
上一次有这种感受,则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中国在经历了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与经济起飞之后,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让这一进程几乎戛然而止。当时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片迷惘之中,不知道到底是要回到过去僵硬计划体制的老路,还是要在1980年代所走出的荒径之中奋力前行。直至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之后,中国才逐渐重新确立了要继续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现在回想起来,中国历史的成败,胜负之间有时真是险过毫厘。如果没有这次伟大的思想解放,则很难想象中国此后又有了整整30年的巨大经济与社会繁荣。
现在中国可能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之上。在经历了巨大经济起飞之后,未来应该继续改革开放,逐渐壮大民营经济,坚定地让民众逐渐富裕起来,并让他们享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政治权利;还是反其道而行之,以壮大国家机器为旨归,藏富于国,甚至逐渐收回那些曾经赋予民众的经济与政治自由。在让民众日益享有其应该享有的权利,还是去实现自己个人重建汉唐盛世的雄心壮志之间,对于任何一个时代与国家之中有抱负的政治人物,都是一个艰难的取舍。时至21世纪,今日的世界更需要的是那些华盛顿、蒋经国式的权力放弃者,而不再是那些一心希望能够成就霸业、开疆辟土,并将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或小众手里的秦皇汉武与唐宗宋祖。这些君王给下层民众所带来的伤害,甚至要远大于一些看起来庸庸碌碌的守成之君。
过去的30年是中国数百年来最为伟大的一段时间。这固然得益于民众的汗水与努力,但同时也是由于中国政府的运筹帷幄。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要素就是观念的开放。这打破了清王朝以来天朝上国式的封闭、愚昧与固步自封,而能吸引世界上一切文明的优良因子。
在中共十八大之后,还是可以发现中国依然(至少在纸面上)诉求实现国家治理的进一步现代化,并强调依法治国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海外华人,都有理由希望现在的时局只是一个短暂的止歇与反思,而不要放慢中国30多年来被现实证明是正确的脚步。因为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期,让全体民众的思想中有一个明确并且正确的社会发展方向,可能比其他一切都要重要,因为它会给人们带来信心并消除思想中对未来的疑虑。
作者是新加坡佛学院助理教授
转载自:
http://www.zaobao.com/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60908-66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