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宣布将会制定VR战略,结合自身的电商基因,成立VR产业联盟,意在推进VR产业的发展。
据悉,该产业联盟覆盖了上下游数十家企业。从上游的硬件制造商、算法开发商到VR内容制作,京东这个产业联盟,几乎覆盖了整个VR生态圈。作为联盟的发起人,京东这个老大倒是当之无愧,利用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对行业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营销运营等手段为VR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VR行业将会步入规范化的发展阶段,在京东这一幕后推手的统筹下,进入高速发展的区间。
从整个VR产业链来看,内容的制作应该是整个产业走向商业化的前提。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VR内容建模工具。也就是说,如今的VR内容制作市场上,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消费者高层次的观看需求。VR内容也较为匮乏、形式较为单一,让整个消费市场对VR行业的前景都持怀疑态度。而一个统一的VR建模工具其开发成本又较高,小型企业根本难以承受,因此,不得不在内容制作质量上大打折扣。所以说,内容制作工具的匮乏,应该是如今VR市场上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短板了。
除了内容,就是硬件设备的销售。在电子商务数据如此完善的当下,利用交易数据准确定位潜在消费者,对之进行重点营销。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方式,来提高客户的转换率。
在硬件销售方面,就需要VR设备销售方充分考虑购买者的经济实力。由于VR设备也是属于快速消费电子产品,因此可以借鉴当下电子产品比较流行的白条免息、众筹等方式来提高销量。另外,由于消费者对VR设备的认知还不够充分,可以开展体验沙龙、免费试用、公共测试等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提升硬件产品的曝光率,并借机培育消费者市场。
其实,在VR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整个产业都在相互磨合,争取打造出完善、健康的VR产业生态圈。在此契机下,VR领域初创企业也需要更多的扶持与帮助。在此阶段,资金充裕者可尝试进入VR产业创投领域,为馆广大初创企业提供更科学 的运营方案,甚至可以借助开办众创学院这样的方式来为VR企业提供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配套服务。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
虚拟现实(VR)行业报告》的统计,预计2020年我国VR产业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550亿元。
在庞大的VR产业市场规模面前,建议投资者有的放矢,在细分领域重点投入。
转载文章请标明来源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