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984 0
2016-09-12
  近日,最新百货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涉足百货业的57家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628.01亿元,实现净利润-53.0726亿元。其中,77%的公司营收下降,75%的公司净利润下降,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的公司则占67%。
  百货业之所以会出现全行业平均亏损的情况,主要是受港股上市公司人和商业巨额亏损的影响。根据人和商业2016年半年报,其营收为5.23亿元,亏损却达到了144.93亿元。
  另外56家百货、购物中心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率3.5%,高于零售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在电商后发优势的猛攻下节节败退,且伤亡惨重。
  百货业前几年在努力转型,目前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上述情况很难表明百货业正在回暖,更多应归因于百货业向购物中心和电商方向的转型,这带来了盈利能力的提升。
  根据上述报告,2016年上半年,我国零售业122家零售业上市公司,包括百货、购物中心、超市、服饰、珠宝、家电数码、药店、电商等零售业态,实现营收8943.68亿元,实现净利润214.9364亿元,净利润率仅为2.40%。
  其中,百货与购物中心板块的57家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628.01亿元,占营收总额的29%,实现净利润-53.0726亿元,营收下降面77%,净利润下降面75%,营收与净利润双降面67%,都高于平均下降程度。
  不过,百货之所以会出现全行业平均亏损的情况,主要是受港股上市公司人和商业巨额亏损的影响。
  曾被誉为“防空洞之王”的人和商业,2016年上半年营收为5.23亿元,以144.93亿元的亏损,拉低了百货业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的盈利水平。
  这已不是人和商业的首次亏损。2013年,人和商业收入5.474亿元,亏损17.48亿元。2014年,人和商业亏损17.145亿元。2015年,人和商业收购了控股股东关联方持有的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意在进入农产品行业;同时考虑通过出售地下商场的项目,来取得现金进行2016年到期的海外贷款及债务的偿还。
  目前,人和商业经营两个业务,分别是地下商场业务及农产品业务;而被称为“出售组合”的23个已落成购物商场、11个在建购物商场和10个正在规划并已取得建筑许可的购物商场,已经在今年7月8日以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人和商业主要股东戴永革控制的一间实体。
  除人和商业以外,另外56家百货、购物中心上市公司中,仅有8家公司亏损,这8家的亏损总额为6.47亿元。
  百货及购物中心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略高,这是否表明了百货业的回暖趋势?
  有业内人士表示,很难说行业正在回暖,百货业净利润略高应归因于几年来转型的成效。百货业向购物中心和电商方向转型,带来了比较好的盈利能力提升。目前百货业主要的转型方向是购物中心、电商和深度自营,而在利润率方面表现出的“回暖”,更多地是搭载了购物中心和电商的概念,为公司获得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购物中心附加了更多的服务业态,集客能力和盈利能力都在上升。对大部分百货业公司而言,向购物中心的转型,是业绩向好的主要推动力;百货业很多公司的电商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达到业绩拉升的效果仍需时间。百货业转型做出的尝试还包括深度自营,通过自采的方式希望加强对市场的了解。这仍处在初期探索阶段,目前对业绩的变化影响不大。
  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在电商后发优势的猛攻下节节败退,且伤亡惨重。无论是具有ZF扶持与资金支持的国企,还是拥有先进零售管理技术的外企,基本无一幸免。这说明,单纯以商品销售为主的实体零售商的整体衰退已成为一种行业趋势。
  那么,实体零售商未来是否存在“止损”的可能,上述衰退状况何时将得到缓解?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这或取决于电商的渗透情况。赵萍表示,很多实体零售商,目前仍在探索线上线下的互动发展模式;虽然O2O已不是风口,但仍是实体零售商发展重点之一。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http://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