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去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替代能源汽车市场,包括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市场不断壮大,行业参与者太多,其中一些只是投机者,政府有必要提高门槛。对于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而言,一些技术上的瓶颈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因素都加剧了行业的洗牌。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国内替代能源汽车的销量为33.1092万辆。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25年将电动汽车销量增至300万辆的目标,是现在的10倍,并对每辆电动汽车提供相当于售价60%的补贴。
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瓶颈分析
(一)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标准缺失
目前,对于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而言,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发展依然是技术难点,国内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与储备。然而,由于标准的缺失,很多企业都热情满满却信心不足。中国纯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尚未出台,意味着汽车企业当前对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具有一定的“临时性”,等标准出台后,有些做法可能还需要修正。
(二)纯电动汽车配套政策不完善
尽管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但国家制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还需要进一步明晰,应加快制定国家统一的产业标准,这样企业才能根据国家标准制定各自的产品标准。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促进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的研发与投入力度。
(三)纯电动汽车配套设施不完善
纯电动汽车配套设施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以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基础,目前由于充电设备和制度的不完善,市场对纯电动汽车仍持观望态度。
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展望
在城市公共用大客车和私人小型轿车上优先发展“纯电驱动”电动汽车,然后逐步从两端向中间发展,形成“两头挤”格局,启动大规模市场,并滚动发展,逐步挤占中高档燃油轿车这一市场空间。第一阶段2008-2010年,第二阶段2010-2015年,第三阶段2015-2020年。更多相关行业资讯请关注“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