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79 4
2016-09-14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马太效应政策应该变变了
在国家经济还不发达的时期,可以投入到教育中的经费是有限的,这时集中有限教育经费发展优势高校和学科是没有问题的。但当教育不太差钱时,国家特别是地方仍采用集中经费发展部分高校和学科的做法就不一定完全合适。在中国教育经费投入达到国内GDP的4%以后,中国教育经费已经不差钱。相反,高等教育中的马太效应政策是在人为地造成高校之间的攀比和浮躁,人们为了获得各类项目经费,不得不苦心经营,全然忘记高校使命、规律和定位。这种政策的投资效率已经不是一种好的结果,甚至可能造成投资效率的降低。
近两年,随着教育信息化公开的力度加强,我们发现国家重点投资的高校已经不差钱。2014年,全年运行经费超百亿的高校有四个。当年度的资金结余数更是惊人,如浙大年度盈余高达38.15亿,中山大学13.46亿,四川大学10.19亿,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几所高校都有超过5亿的盈余。2015年,浙江大学的结余数达到惊人的46.58亿元。人们统计发现2015年教育部32所985直属高校平均结余数超10亿!虽然结余数有其合理的部分,如科研经费和专项经费等科目的结转经费。但如此大的结余数,可能更说明高校差的不是钱,而是制度和政策的科学设计。
再看一些地方高校,虽然经过这几年的高校债务危机化解,但是这些高校仍有数亿的银行贷款,有些高校甚至超过10亿元!这样的银行贷款,足可以让一些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事业收入消耗殆尽!还有什么余钱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最近一年,伴随着国家“双一流”战略的提出,大部分省份也分别制定了各省的“双一流”实施方案。各省综合排名在前的高校均获得较大丰收。不只是经济发达的广东,经济不发展的甘肃、河北也不甘落后,分别把高等教育经费的很大一块投入到优势高校和学科中。而一般地方高校、应用技术型大学、高职高专相对来讲,得到的经费却是少得可怜。
作为国家战略,发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没有问题的。它可使国家占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世界高地。但对各省来讲,高校更为重要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应用技术人才。如果占全国高校总数97%以上的地方高校,他们的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分别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95%左右;亦或211工程大学以外的87%的中国高校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中国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国家培养“双一流”政策的同时,地方应该配套的是如何发展地方高校,而不是为了分得“双一流”建设经费,人为地实施不合理的“马太效应”政策。这会使地方高校没钱谋发展,没有心思谋发展。
985工程大学,目前最缺的不是钱,缺的是安静自由的学术环境、科学的科研政策、合乎大学规律的运行体制机制等。对广大地方高校缺的更多的是钱,是安静地进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平常心。

转自: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1002858.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9-14 10:07:20
双一流很可能会加剧高校间的贫富差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4 10:18:19
中国高校完全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就像社会财力向一二线城市集中,饿死三四线。高校也一样,资源都向双一流集中,饿死非双一流的。有什么社会就有什么高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4 10:41:51
colongkong 发表于 2016-9-14 10:18
中国高校完全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就像社会财力向一二线城市集中,饿死三四线。高校也一样,资源都向双一 ...
顶层设计者有大智慧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9 08:35:11
fumingxu 发表于 2016-9-14 10:05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马太效应政策应该变变了
在国家经济还不发达的时期,可以投入到教育中的经费是有限的,这 ...
从不差钱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