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乙醇汽油应用经验
自2005年安徽省开始推广生物燃料乙醇与车用乙醇汽油以来,10年间安徽省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788万吨,其作用相当于实施了“单双号”,在节能环保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此外,乙醇产业发展还带动安徽省玉米深加工走在了全国前列,全省每年三分之一的玉米收购得到了解决。
应用乙醇汽油十年减排788万吨
自2015年开始,安徽省把“持续降低PM10浓度,努力减少雾霾天气”,作为对大气污染防治做出具体要求。据公安交管部门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安徽省机动车保有量约为1100万辆,如果使用乙醇汽油,相当于减少约460万辆机动车的尾气排放,不仅减少城市雾霾,更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乙醇汽油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安徽省共使用燃料乙醇238万吨,调配车用乙醇汽油23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8万吨。随着燃料乙醇使用量逐年递增,2015年实现33万吨、减少碳排放109万吨。
此外,使用燃料乙醇对于防治地下水污染也有重要作用。以往作为汽油含氧添加剂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可提高汽油辛烷值和燃烧效率,降低汽车尾气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排放。但由于MTBE对动物有强烈的致癌作用,美国实际上已全面禁止使用MTBE。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油生产消费国,MTBE被广泛应用,其危害尚未得到重视。乙醇含氧量高,减排效果好,100%可溶于水,所以稀释快,不污染地下水。
解决全省三分之一玉米收购
玉米是安徽省皖北地区农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2005年以来,安徽省玉米产量连年增长,由2005年的235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497万吨,增长近1倍。但在在粮食收储方面则是高仓满储,财政压力巨大。库存高企也带来了玉米价格不断下滑,安徽省粮油价格监测周报显示,2016年年初二等玉米收购价88.5元/吨,玉米新政策公布前夕二等玉米收购价81元/吨,近期二等玉米收购价则进一步回落到79.25元/吨。为避免出现“卖粮难”,需要增加下游加工业的消化粮食产能的能力。
安徽省依托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玉米深加工走在了全国前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玉米采购、加工、生产燃料乙醇并在省内封闭推广的产业链,每年可加工安徽产玉米总量的1/3,为玉米消化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端。
目前安徽省生产燃料乙醇每年所需的150万吨玉米,都是由蚌埠周边200公里内区域的农民供应。通过“公司+经纪人+农户”的订单模式,与农户签订玉米订单,订单面积超过200万亩,涉及农户50余万户,年带动农民增收约2亿元,平均每户农民每年可稳定增收360元。
相关产业年产值已达50亿元
安徽省是较早生产燃料乙醇的省份之一,也是国家确定的定点推广乙醇汽油的省份。目前安徽省燃料乙醇年产量达到56万吨、使用量达到33万吨,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燃料乙醇产业及其带动的港口、物流等相关产业实现年产值已达50亿元。
虽然乙醇汽油有非常好的减排功能,但不少市民认为使用乙醇汽油后汽车油耗增加,动力不足。实际上,汽车的动力性主要取决于空气燃料混和气的热值。汽油的空气燃料混和气热值是3.787MJ/m3,乙醇是3.724MJ/m3,两者差别是1.66%,而车用乙醇汽油中乙醇的添加量为10%,所以普通汽油和乙醇汽油的这一热值只有不到0.2%的差异,并且添加了乙醇可使汽油含氧量提高3.5%,使汽油燃烧更充分,实际应用中基本没有影响。事实上,F1赛车都是使用乙醇汽油,其生物乙醇量最高可达13%,以保证其动力性、抗爆性和绿色环保。
2、山东8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2016年6月,《山东省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办法》经修订重新公布,于7月5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办法,新增了德州市为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市级行政区域。这样,原来的7个区域增加到8个,以期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早在2006年,山东省就在济南、枣庄、济宁、泰安、聊城、临沂、菏泽7市提出推广使用过车用乙醇汽油,但是乙醇汽油上市后,市场认可度不高。据了解,按照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有研究表明,汽油中乙醇含量为15%的乙醇汽油、乙醇车用无铅汽油的碳氢排量会下降16.2%,一氧化碳排量能下降30%。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技术上成熟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车用乙醇汽油的价格,是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修订后的办法提出:“车用乙醇汽油的销售价格按照同标号普通汽油价格执行,并实行明码标价。”
3、河南乙醇汽油使用进入成熟期
自2001年试点启动以来到2013年10月,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共销售车用乙醇汽油2000.16万吨,消耗燃料乙醇200余万吨,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分别减少30%和10%以上。
研究表明,乙醇汽油可以有效改善雾霾天气,添加10%的乙醇,就能减少汽车尾气中36%-64%的PM2.5排放。
按照国务院总体部署和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工作要求,2001年6月起,中石化南石油分公司担负起河南省车用乙醇汽油调和配送、市场供应及试点销售工作,逐步实现了河南省范围内车用乙醇汽油的封闭推广,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中国石化总部以及河南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为确保河南试点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中国石化总部与河南石油分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仅推广初期就在车用乙醇汽油项目上投入21个多亿。投资5个多亿参股建设了30万吨天冠集团燃料乙醇项目,投资5个多亿建设车用乙醇汽油调配中心19座,新建和改造组分油及燃料乙醇罐80余座,改造加油站1900余座,清洗油罐4200余个;投资7个多亿建设洛郑驻成品油管线和配套下载库,为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提供了保证。
经过多年来不懈努力,目前,河南车用乙醇汽油市场整体运行稳定,销量稳步增长,进入了平稳健康发展时期。自2001年试点启动以来到2013年10月,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共销售车用乙醇汽油2000.16万吨,消耗燃料乙醇200余万吨,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分别减少30%和10%以上。此外,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实现了粮食有效转化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小麦收购价格从2001年的0.35元/斤稳定提高到2013年的1.1元/斤。从2001年启动至2006年试点推广期间,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累计向社会经销商和消费者优惠让利3亿多元。试点推广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应,也为河南打造绿色生态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