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资金实力,经济效益以及在创新领域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但是与民营企业相对应的国有企业,却由于观念的陈旧、创新能力不足以及产权结构的问题,导致乱象频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
国企改革报告》的统计,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利用率还有营收利润率方面,在各类型企业中是最低的。
因此,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企改革的全面开展已经势在必行。
近日召开的央企重组座谈会上,国资委更是指出要加快落实供给侧改革,推动央企各类产业之间的重组、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央企瘦身健体,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活动的运营效率。
毫无疑问,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应对下行压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有企业做强做得的基本条件,这对于壮大国有经济、优化我国整体的经济布局也有着重大意义。
国有企业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随着整体经济的增速逐步放缓,国有企业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甚至不排除部分国有企业陷入运营的泥潭。
据统计,2016年1-5月我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为171598.4亿元,同比下降0.6%,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亏损严重。
而当下全球经济进入了大规模调整的阶段,为了避免国有企业进退失据,在现在甚至将来陷入困境,有必要对国有资本的管理体制进行大幅度改革,尽快完善国有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
国企改革对我国经济地位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国企改革将会在国家层面大力扶持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行业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首先是在制造业领域,国企改革将会推动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在人口红利以及土地红利丧失后,我国低端制造业举步维艰,反而催生了制造业向高端智能方向的延伸。在国企改革的作用下,国有资本将倾向与寻找优质的标的来置换自身的不良资产,因此高铁研发、核电技术、船舶制造等领域将有望子啊国企改革中受益。
此外,金融领域的创新也会带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国企改革的队伍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势必会为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积极转型,互联网金融将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因此,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具有行业经验的企业,届时可为国有企业提供前瞻性的咨询服务。
国企改革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如何在这一波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取最佳收益,才是投资者所应关心的。
转载请标明来源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