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102 3
2016-09-16

如何看待科研过程中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以色列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家Raz Zarivach认为,整个过程其实就像是把学生“扔进”深海里,然后导师再一点点去救他上岸。


这个比喻看似简单,实则富含深意,而且实践起来没有那么容易。Raz 举例说:“比如在实验室,我只教给学生实验步骤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接下来就让他们自己去操作。不出意外的话,我会看到他们犯各种错误。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学生应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我的工作只不过是让他们知道错在哪儿,以及类似的错误能不能再犯。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去做,让他们自己制定计划,但这并不等同于放养,对于他们的研究计划,我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让学生适应这个模式,并鼓励他们向我提问。此外,我也在他们的职业道路以及研究合作者的选择方面给予引导和建议。”


Raz坦言,他指导学生的方式源于其导师Ada Yonath多年前指导自己时的风格:“我导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只管做科学,剩下的交给我’。”这是多少学生梦寐以求的一句话啊。


导师篇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聊聊学生梦寐以求的好导师是什么样的吧。


首先,一个导师最基本的品质应当是乐于指导学生并拥有耐心。这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却不得不提。因为在导师队伍中,难免有人毕生都怀揣着类似“发表更多文章”的雄心壮志,将工作重心放在了追名逐利上,而不是对学生的培养和关心,这样的人可能只称得上是学校的一名“雇工”,而非是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吧。


一个好的导师的基本特征有:

1、倾听——一个好导师应该做到认真倾听并接纳学生的疑问和建议,很多富有创造性的想法都来自这些天真的初学者和实践者。


2、包容——平易近人,鼓励学生提问,哪怕是听起来很愚蠢的问题。


3、鼓励学生自给自足——密切关注学生一段时间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自己去发现。提醒他们在给出结论之前一定要多思考。


4、专注——教会学生要专注于他们眼前的目标,不论这个目标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不要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


5、指路,而不替学生找路——可以给学生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的建议,但不要继续往前推他们或者试图对他们进行微观管理。上面提到的自给自足,就意味着学生得有自行决定的能力。


6、批评与赞誉并行——研究不合理的时候要提出有效可行的批判性意见;同样,学生表现不错的时候要给予褒奖。正确的反馈是一个基本的互动学习工具,所以千万要用得恰到好处。


7、保持镇静和乐观——作为一个导师,应该知道如何沉着应对困难和棘手的情况。这样的品质不仅可以培养双方的自信,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导师的敬畏感。


8、关爱——可以时常回想一下自己当初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所以对学生耐心点,同情一些,别忘了他们的成功也是你的成功。


作为导师,你尽量不要:

1、跟学生做朋友。尽量使双方的关系停留在一个比较专业的层面上。


2、去做学生该做的工作。


3、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别害怕说“我不知道啊,要不你去图书馆或网上查一下?”教给学生如何使用各种资源,这是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科研者的必备素质。


别忘了,人无完人,没有完美的导师,你应该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变得更好。提及自己作为导师的不足的时候,Raz 发现他实在没办法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一方面恰当利用自己的人手很重要;另一方面,我也有责任提升每个学生的科研能力,而这需要让他们自己来决定想要在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来完成他们的任务。但就我目前的时间和工作来看,实在没办法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更出色的科研人员。所以,如果学生自己能积极主动地拿他们的当前研究进展来找我,不论是卡壳了还是解决了一个小问题,情况都会好很多,毕竟帮学生克服技术或科学层面的障碍是我的本职工作。”


听了Raz的苦衷,学生们可能会不禁感叹,“指导”与“被指导”从来都不是导师一个人的事,既然导师都这么给力了,那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篇

不管你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可能你知道怎么培养细胞,知道怎么进行SDS-PAGE,发了N篇SCI,但就算你觉得你自己就是下一个爱因斯坦,也得记住一定要谦虚,这是最基本的。


下面是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1、兴趣 & 动机——“指导”与“被指导”的双方都需要有对成功的渴望,如果你对学术没那么大兴趣,那最好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目前的位置。千万不要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导师的时间,最后收获的可能就是一纸毕业证书而已。


2、提问,继续提问,不停地提问——作为一个学生,千万不要太内向,学习就是不断提问和疑问不断得到解答的过程。你可以问导师、问同门、问图书馆、问网络。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就不会进步!


3、阅读,继续阅读,不停地阅读——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相关研究技巧一定要有足够的了解,这会大大提高导师指导你的效率,并使你离自主研究更进一步。


4、做足准备——见导师前,一定要有对研究的充分准备,不论是去汇报研究进展还是去寻求建议和指引,一点儿准备都没有敢去见导师?那只能浪费了你自己的时间,还浪费导师的时间。


5、不放弃每个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不管你多厉害,错误总是在所难免,只是不要置之不理,要从中吸取教训,争取下次不犯。


6、勇于挑战——到某一个阶段,导师可能就会放手让你独立去做研究了,这并没有什么不好,至少说明导师认为你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能力完成这个实验。你很可能会得出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在去向导师求助之前,自己先分析一下研究结果,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做,然后去探索并验证你的假想。这个能力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十分重要,所以可以尽早开始训练。


7、有计划有安排,懂得预约——别忘了,导师可能不止你一个学生,也不止指导你这一项工作,所以跟导师见面最好规律一些(比如一周一次?选择双方时间都比较富裕的时候),同样见面之前做好准备,所有的成果、困难以及你认为解决这些困难的可能的办法都要准备好。


8、设定期望——你可能会惊诧地发现,导师会从你意想不到的角度来看待你的研究,所以为避免失望,在研究起步之前就设好对该研究的期望值,做好心理准备。


相处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都有他的差异。愿所有的导师和学生都可以学会换位思考,成为对方眼中最好的那个人。

本文转自 募格学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9-16 18:29:17
如何成为导师眼中的好学生?很简单,先让自己成为自己眼中的好学生。
如何成为学生眼中的好导师?很简单,先让自己成为自己眼中的好导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6 18:29:23
如何成为导师眼中的好学生?很简单,先让自己成为自己眼中的好学生。
如何成为学生眼中的好导师?很简单,先让自己成为自己眼中的好导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7 07:55:13
我不是一个导师眼中的好学生,他也不是我眼中的好导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