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5.9996px]我们在上学、工作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写论文。一篇论文从选题、开题到写作、修改、答辩,没有几个月乃至一两年的时间是搞不定的。如果有人能够两天搞定一篇论文,还把这个速度保持了五年,你会觉得他是神呢,还是傻呢?
[size=15.9996px]最近就出了这么一个人,在五年时间里发表800多篇文章,绝大多数都是有一定深度的论文。不仅如此,这800篇论文涵盖了现代物流、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美学理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心理学、电影戏剧、印刷技术、影视娱乐和魔兽世界等诸多领域,作者才学之全面令人发指。这种论文“全才”的诞生,很值得探讨一番。
[size=15.9996px]一、“全才”董鹏:5年发表800篇论文,平均两天一篇,速度堪比网络小说大神
[size=15.9996px]这个论文全才叫董鹏,从2011年开始了到处发表论文的生活,直到2016年东窗事发。这5年时间,他在10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800多篇文章,短则几千字,长则数万字,平均两三天就能“写”一篇。
[size=15.9996px]发表篇数这么多,涉及领域这么广,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把这种行为归结到两个字——抄袭。公允地说,他抄得还是很勤奋的,毕竟五年如一日,每天抄几千字上万字,每篇跟每篇的内容相差这么大,上学时超过作业的小伙伴们都明白,这个工作量还是极大的。
[size=15.9996px]董鹏在发表这一系列文章时,变换了多重身份,仅常用的就有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AIP集团、卡斯塔集团、通达管理咨询公司、顺达管理咨询公司、益达管理咨询公司、中益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等,职务则包括了首席战略研究员、首席顾问、企业主管等。
[size=15.9996px]然而,这么明显的抄袭在五年之中都没有人揭穿,他本人反而“久抄成家”,因为发的文章特别多,真的被一些地方当成了专家。今年5月,《中国自动识别》杂志对董鹏进行报道,文章称其为物流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
[size=15.9996px]直到今年,一位72岁的老教授徐剑华发现,董鹏发表的一篇四五千字的文章中,有1300多字与自己去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的文字完全一样。在徐剑华教授的努力下,董鹏的抄袭劣迹才被揭穿。
[size=15.9996px]抄袭之事败露后,董鹏倒也坦承,直接说出了一切真相:他没上过大学,之前号称的西北大学自动化专业博士是编出来的。确实在卡莱公司上过班,但没当过主管等,只是跟单员。卡斯塔集团、AIP集团、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等都是伪造的。至于很多论文中的合作者,从名字到职务都是乱写的。
[size=15.9996px]那么问题就来了,完全无利可图的事,他做了是为什么?这么假到离谱的抄袭过程,为什么在五年之内逃过了100多家学术期刊的眼睛?
[size=15.9996px]二、“全才”的孕育机构:所谓学术期刊,很多不过是卖“摊位”的自由市场
[size=15.9996px]还是看看董鹏自己怎么说吧。在接受某家媒体采访时,他如此解释为何对发论文“上瘾”:“最开始发论文时,我只是希望提高一下自己的知名度。但没想到很快就走偏了。自古名利不分家嘛,我原本以为有了知名度就可以找个好点的工作。刚开始我还给一些杂志社交了版面费。最近一两年名气大了,就不用交版面费了。大多数学术期刊实际上是没稿费的。”
[size=15.9996px]上文说过,董鹏的实际工作是一名跟单员,后来又失业,想通过发论文的手段“出名”,以便找工作。他抄袭的做法当然应该唾弃,但必须说这种想法合乎常理的。然而他这段话里透露出另外两个信息,就有点意思了。这两个信息,一是“大多数学术期刊没稿费”,二是“给一些杂志社交了版面费”。
[size=15.9996px]对熟悉学术期刊运营内幕的人来讲,这两条算不上什么新闻。但如果事先对此不了解,你肯定会觉得于情于理说不通:我费半天劲写篇论文,你们杂志拿来发,一分钱不给我?不光不给,我还反倒要给你钱,求着你给我发?这成何体统!
[size=15.9996px]然而,这就是当下学术市场的现状。董鹏在学术上是个骗子不假,但他跟上百家学术期刊都打过交道,对期刊界的了解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比的,因此,他对学术期刊的评论也基本是可信的。事实上,的确如董鹏所说,大部分学术期刊是要收取版面费的,这就是当下国内学术期刊的现状。
[size=15.9996px]收版面费的情况有多普遍呢?普遍到很多网站都有个内容近似的帖子,名字大概叫《那些免版面费的学术期刊》,由网友群策群力,专门搜集那些不收取版面费,甚至可能还给点稿费的杂志。一旦有这样的学术期刊,大家就会如获至宝,纷纷对提供信息的那位网友点赞……
[size=15.9996px]学术期刊版面费已从潜规则变成明规则,这主要是文凭、职称与市场脱节的结果:一方面,我国每年授予大量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每个学位都至少要发一篇论文(硕士、博士更多,除毕业论文外还有硬性的文章发表规定),各级职称的评定也需要发大量论文,这就造成了全国范围内极大的发文需求,也就造就了多如牛毛的学术期刊;而另一方面,这些期刊又几乎完全没有市场化的可能,除了专业极对口的人外,估计也就是哪期发了我的文章,我才会去买来收藏。
[size=15.9996px]虽然市场上无人问津,但群众们发文的需求还是如汪洋般浩瀚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研究生191.1万人。如果这些人每人每年发表一篇论文,就有将近200万篇/年的发文需求。而全国杂志总共在一万种左右,其中约一半(5000家)是学术期刊,绝大多数是双月刊,即每年6期,每期可刊发30篇文章左右。那全国学术期刊每年理论上的发文极限就是5000x6x30=90万篇。显然,这离200万篇的需求还差不少。而200万也只是在校研究生的发文需求数,还有大量的教师,以及需要评职称的企业职工、医生、工程师……僧多粥少的现实,短期内难以改变。
[size=15.9996px]既然没有市场化的需求,又有那么大的发文需求,那“羊毛出在羊身上”,让发文者来“供养”学术杂志,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也造成了学术期刊逐渐沦为卖“摊位”的自由市场,甚至为每个摊位明码标价,把手中的发文资质彻底变成了牟利的工具。
[size=15.9996px]可以说,论文发表量与学位、职称一天不脱钩,“版面费”这种奇葩产物就一天不会灭绝。
[size=15.9996px]二、“全才”的孕育机构:所谓学术期刊,很多不过是卖“摊位”的自由市场
[size=15.9996px]还是看看董鹏自己怎么说吧。在接受某家媒体采访时,他如此解释为何对发论文“上瘾”:“最开始发论文时,我只是希望提高一下自己的知名度。但没想到很快就走偏了。自古名利不分家嘛,我原本以为有了知名度就可以找个好点的工作。刚开始我还给一些杂志社交了版面费。最近一两年名气大了,就不用交版面费了。大多数学术期刊实际上是没稿费的。”
[size=15.9996px]上文说过,董鹏的实际工作是一名跟单员,后来又失业,想通过发论文的手段“出名”,以便找工作。他抄袭的做法当然应该唾弃,但必须说这种想法合乎常理的。然而他这段话里透露出另外两个信息,就有点意思了。这两个信息,一是“大多数学术期刊没稿费”,二是“给一些杂志社交了版面费”。
[size=15.9996px]对熟悉学术期刊运营内幕的人来讲,这两条算不上什么新闻。但如果事先对此不了解,你肯定会觉得于情于理说不通:我费半天劲写篇论文,你们杂志拿来发,一分钱不给我?不光不给,我还反倒要给你钱,求着你给我发?这成何体统!
[size=15.9996px]然而,这就是当下学术市场的现状。董鹏在学术上是个骗子不假,但他跟上百家学术期刊都打过交道,对期刊界的了解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比的,因此,他对学术期刊的评论也基本是可信的。事实上,的确如董鹏所说,大部分学术期刊是要收取版面费的,这就是当下国内学术期刊的现状。
[size=15.9996px]收版面费的情况有多普遍呢?普遍到很多网站都有个内容近似的帖子,名字大概叫《那些免版面费的学术期刊》,由网友群策群力,专门搜集那些不收取版面费,甚至可能还给点稿费的杂志。一旦有这样的学术期刊,大家就会如获至宝,纷纷对提供信息的那位网友点赞……
[size=15.9996px]学术期刊版面费已从潜规则变成明规则,这主要是文凭、职称与市场脱节的结果:一方面,我国每年授予大量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每个学位都至少要发一篇论文(硕士、博士更多,除毕业论文外还有硬性的文章发表规定),各级职称的评定也需要发大量论文,这就造成了全国范围内极大的发文需求,也就造就了多如牛毛的学术期刊;而另一方面,这些期刊又几乎完全没有市场化的可能,除了专业极对口的人外,估计也就是哪期发了我的文章,我才会去买来收藏。
[size=15.9996px]虽然市场上无人问津,但群众们发文的需求还是如汪洋般浩瀚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研究生191.1万人。如果这些人每人每年发表一篇论文,就有将近200万篇/年的发文需求。而全国杂志总共在一万种左右,其中约一半(5000家)是学术期刊,绝大多数是双月刊,即每年6期,每期可刊发30篇文章左右。那全国学术期刊每年理论上的发文极限就是5000x6x30=90万篇。显然,这离200万篇的需求还差不少。而200万也只是在校研究生的发文需求数,还有大量的教师,以及需要评职称的企业职工、医生、工程师……僧多粥少的现实,短期内难以改变。
[size=15.9996px]既然没有市场化的需求,又有那么大的发文需求,那“羊毛出在羊身上”,让发文者来“供养”学术杂志,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也造成了学术期刊逐渐沦为卖“摊位”的自由市场,甚至为每个摊位明码标价,把手中的发文资质彻底变成了牟利的工具。
[size=15.9996px]可以说,论文发表量与学位、职称一天不脱钩,“版面费”这种奇葩产物就一天不会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