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
海雨兴风 发表于 2016-9-17 19:48
B去国内绝大多数牛校都是争相引进的人才,A则连博士毕业水平都不够。选A的人那么多,是代表中国学界水平不行 ...
我估计我们学校不会引进B,他的研究成果可能刚刚达到入职的门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7 22:28:47
不了解B发表的期刊,但是B有SSCI,而A没有,不再需要细抠期刊级别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正数也大于0。另外,做社科类的研究一般不需要别人同意吧,如果没毕业应征得老板同意,但B都是老师了,为何别人不同意就不做了,即使是你投的期刊不同意,你都可以换别家,何况合作者。在 publish or perish 的年代,发表了才能保住饭碗,试问谁不是为了发表而发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7 22:34:58
匿名者 发表于 2016-9-17 21:40
我估计我们学校不会引进B,他的研究成果可能刚刚达到入职的门槛。
本来我也是说按照入职引进。我大概知道B是谁了。只能说这种事情发生在边疆省份的非211学校里面太正常了,看看bbs里面很多人的论调,就知道周围的人怎么看待publication了。
合则留,不合则去,何必一棵树上吊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18 10:10:06
A和B完全没有可比性。和A比较来竞争职称,是B的悲剧,也是中国学术的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