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资,钱就是用来花和消费的,在一个均衡的世界,投资、消费还有进出口,各占自己的合适的比例。达到一个稳定的均衡增长路径,不会大起大落,如果大起大落,就出了问题。中国此时正在处于问题爆发的情况,权威人士曾经在人民日报公开声称,中国经济要一段时间处于L型,当时许多人哗然,现在看到,主流渐渐形成共识:例如第一财经的社论,点明了是经济走势L型的判断,向着权威人士的判断看齐(参考20160914的第一财经A12版社论:8月经济暖意为改革记得空间):但是为什么我们能够从任何危机中看到乐观,因为在工业数据中,高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11.8%和10.8%,而对比采矿业的1.3%,8月总体的增长6.3%,可以看到希望所在。这个数据是让人安慰的数据,因为8月民间投资增长2.3%,对比上月是让人绝望的下降1.2%,的确是让人放了一口气。第一财经的社论总算在结尾时,大胆指出这些回暖可能都是房地产带来的,还认为没有 看见民间投资的大幅反弹迹象。相应一个报道则是:国务院十路督察各省检查去产能,现在检查组开始收官,并指出有些省份去产能缓慢。这些省份主要是河北河南。吉林倒是速度可以。东三省的情况让人操碎了心。
【相应数据的结构分析:8月贷款增加103%,达到9487亿,贷款大幅增加主要是按揭与票据带动。M2增速是11.4%,21世纪经济报道甚至认为认为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忽然上涨是杠杆上的牛市。】
二、企业家精神与计算的使用 ----善都因之,不善者利而诱之,下者与之争。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的要求:凡是互联网可以办到的事情,不得要求现场办。我想这个着力和层次可能不够,因为没有认识到在此举动之内有更加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逻辑,如果政府有信息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的意识,意识到放开数据和公开数据,是使经济增长的唯一灵丹妙药,就是信息对称是趋近均衡的手段,就有了与众不同的世界级的战略意识,也就有了可以预期的经济的结果,更加有了反腐败的好结果(阳光不止可以消毒还可以促进万物生长),对于中国式调控手段,放开信息控制,就是大师级别的,有了真的灵动气质和世界上也算先进服务手段了!!!可惜。。。。。。。。中国乃至世界的理论界对此没有 提供更好的建议。
评价:无论是去产能、还是反腐、还是房地产泡沫,最佳的手段就是通过信息对称来制造自动去泡沫的过程。。。。。。。原理是正如人体本身有防疫体系,经济体系也有自己的自动的均衡机制,只要有了信息对称和知识完全,理性主体们就会自动选择,自动进行理性的行动,通过对非均衡的利润追逐,即通过企业家精神与计算(企业家看作是不确定性的承担者,其他学者定义的企业家内涵,从创新(熊彼特,1934)再到市场洞察力(柯兹纳,1997)和企业家精神下的计算(克莱因,2015)),从而最终发现非均衡,自动消除非均衡,走向均衡。非均衡的消失过程,就是经济去杠杆、去泡沫和反腐败的过程!!!! 三、杂感: 房地产调控真相
--------有趣的是,我们除了钱不缺外,好像什么都 缺乏,之前说过资产荒,现在是是人才荒,的确,真正的人才任何时候都是缺乏的,有报道指出:一线城市上海遭遇人才荒!!! 我们回到房地产, 看到8月的数据,以及大量主流媒体的报道,我想大家似乎松了一口气,我们发现,政府的短期增长压力已减轻,长期发展战略应加强, 21世纪20160914社论指出:它同样说明,非常赞同权威人士的论断,中国经济的L型已经确认,但是有意思的是,它认为通过8月数据的缓和,导致政府在短期内没有了增长压力(从管理者的角度,即认为一般情况下,以后三个月的经济增长不能影响大局),大可进行许多利于长期布局的操作。这个社论,算是对房地产的拉动作用进行了侧面肯定和心知肚明的精英共识。所以也能够理解房地产此次大涨不是市场行为,而是央行为首的操作(2月放风,说要增加个人房贷,银行和房地产商,加上地方闻风而动,拉动起了一轮房地产上涨行情,然后政府就松了一口气了,而后果是杠杆加重,最重要的是明年怎么办?等待上天保佑?等待民间投资好转?还是等待山西和东北出现反弹?),直接说,房地产泡沫就是政府的增长工具,而且很好用的工具,不费力气,一拉动就起来,经济增长就马上好转,8月数据就好转。。。。。。。。
四:我的改革期待:从东北到山西,到行业 -------因为说中国现在存在大量机会,我的一个朋友骂了许小年,说现在明明没有 机会,这是在睁眼说瞎话。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