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陶冬:忽然有了节操的央行们
http://opinion.jrj.com.cn/2016/09/18071221489947.shtml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节操这东西,丢掉了第一次,以后多数很难坚持。QE本是应付雷曼事件后金融海啸的救急之策,但是慢慢地变成了主流货币政策,几乎成为目前环境下的唯一政策选项。当下全球增长动力不足,不过暂时也看不到大的衰退甚至危机,央行有停顿一下的空间,何况QE政策在刺激实体经济上效果并不理想。但是一旦经济形势逆转,除了QE,笔者看不到货币政策有其它选择。央行理论上应该独立于ZF,不过危机后各国央行基本上附属于行政当局,保增长是所有政客的需要,也成了央行义不容辞的职责。另外,这些年央行政策越来越受到市场波动的牵制,资产市场一有风吹草动,货币政策马上扑上救火。在一个实体经济乏善可成、金融资产估值飙升的时代,发生黑天鹅事件式的市场动荡越来越频繁,央行为了防范再出雷曼事件,往往第一时间灌水救火。这种央妈心态下,很难想象政策节操可以真的坚持下去。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坚持政策节操,不仅需要决心、意志,更需要一个支持的环境。如果经济真的出现起色,无需人为刺激亦可持续增长,则货币政策有机会走向正常化。但是唯有改革才能取得可持续的增长,改革势必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势必激起选民风暴。
G20峰会上各国领袖明确表示,除了货币政策,需要推进改革政策和财政政策,这对于已经筋疲力竭的央行不啻是一个好消息。QE政策在部分国家已接近弹尽粮绝,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果很不理想。此时此刻停顿一下,给行政当局施加压力,不失为聪明之举,不过策略性地表示“我要节操”,与年复一年地坚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根本是两回事情。回顾近年的央行在货币环境正常化上的言行,一直是说得多做得少,甚至说的和做的相反,这段时间还多出乱讲话的毛病,非但无助于经济,更混淆市场的视听,制造无谓的动荡。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小时计算,如0.5小时)。
昨日阅读0.5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小时计算,如20小时)。
共计18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