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豪族何以坐大:私有化养虎为患
曾飞
如今的中国为何官僚豪族成了民族之患呢?根本原因是私有化养肥了一批公权私用的官吏,催生了新官僚豪族;新官僚豪族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窃取来的财富,制造房地产与股市疯狂进行超经济掠夺,导致官僚富豪坐大而祸国殃民。
人民革命摧毁了旧官僚豪族,诞生了公有资本,解放了人民自己。私有化侵吞了人民革命的成果——公有资本,诞生了新官僚资本豪族,把人民打回了当奴隶和性奴的旧时代。这是一场历史性的悲剧。在中国,当年延安可以自豪地宣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如今中国却可悲地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社会景象:一有贪官污吏,二有土豪劣绅,三有赌博,四有娼妓,五有小三,六有叫化子、骗子,七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有人吃摩擦饭,十有人发国难财。延安之时的初心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如此恶迹,其罪魁祸首显然就是官僚推行的国资私有化改革路线。
当年苏联是这样,后来的乌克兰也是这样。
俄罗斯的私有化77.8%的企业采用的是以下方法:企业职工可优惠购买51%的股份,另外管理层还可以再优惠购买5%,合计共56%,提供给社会的股份只有44%。这样的优惠条件,使得在证券私有化结束时,俄罗斯的“私有化”企业绝大部分股权控制在“内部人”手里。据俄罗斯政府调查,1994年这些企业有65%股权为内部人所掌握。与权力勾结的内部人(按:背后就是官僚家族)成为寡头。1994年2月叶利钦提出1994年应成为“金融工业集团年”,并在此后两年中连续出台法令、总统令与行政法规进行扶持。被内部人掌握的原国企,借助行政权力从此膨大为寡头:1993年全俄还只有一家金融工业集团,1994年便有了7家,1995年21家,1996年37家,1997年已有近60家。并进一步从中产生了“巨人中的巨人”,最终形成了后来的“七大寡头”之制。(来源:央视网《俄罗斯国企私有化造就寡头?》)——先股份化、员工持股,然后利用权力三国尽归司马懿,形成官僚垄断豪族。如今中国的国企整体上市,员工持股的国企改革路线正企图复制俄国的私有化之路,继续悄悄地养肥官僚豪族。
乌克兰的私有化造就的十大富豪垄断了乌克兰的经济,也制造了国家的动乱。现在乌克兰政坛上的大人物都是在掠夺国家财产的“私有化”中一夜暴富的:季莫申科从1991年开始私有化到1996年,短短4年就控制了乌克兰20多家大型企业、航空公司和银行。从1995-1997年,季莫申科的公司年周转金就达100亿美元,曾控制乌克兰国民生产总值的20%。并掌控35家报纸、几家电台和信息中心,并建立了足球队。里纳特·艾哈迈托夫身家达154亿美元,在福布斯2013全球富豪榜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名列第47位。亚努科维奇的大儿子亚历山大是乌克兰最富有者之一,亚努科维奇将工程承包给家族,并支付高价。“福布斯美国” 2014年1月报道:亚历山大的公司拿下整个乌克兰一半招标合同;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每年挪走一半本该低价卖给平民的天然气,再以近8倍的高价卖给工厂。过去3年,亚努科维奇家族就收获80亿~100亿美元。雷纳托阿克梅托夫,利用乌克兰的私有化拍卖,获得五家煤炭和能源企业。他的DTEK公司已控制乌克兰超过60%的煤炭生产和发电量。这一个个富甲天下的富豪,迅速在几年中崛起,这能是正常经济环境培育出来的吗?仅十大富豪就垄断了乌克兰的经济,这能是正常的经济环境吗?以致外电评论:乌克兰是“黑手党”的资本主义!经济持续滑坡让乌人民生活陷入困顿。到1994年,乌克兰的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雪崩”危机,当年GDP滑坡幅度高达24%。乌克兰成了著名的“妓女出口国”。2012年,乌克兰实际GDP相当于1990年的69.5%,这还得益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均实际GDP相当于1990年的81.1%。国家财政已处于崩溃边缘。(来源:2014-04-30《私有化的乌克兰,给人民带来了什么?》)。在巴西,私有化也搞得轰轰烈烈。结果呢?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14年巴西GDP增长几乎已经停滞,2015年GDP萎缩3.8%,2016年进一步的萎缩仍然不可避免。
在中国,有网友指出,所谓的“国企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私有化。张维迎2004年8月24日在《经济观察报》上说:“国有企业改革,或者说国退民进和民营化过程,是20多年改革中不断摸索出的一条道路。”他还在《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一书中写道“国有企业股份化或许可以理解为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过渡性步骤。可以预料,随着财政赤字、预算赤字的增加,政府将被迫出卖政府的股份。这样国有企业就会渐渐演化为非国有的股份公司。”曹思源在《国企改革绕不开的私有化》一书中提出,国企改革的“核心在于国有制改为私有制”。冀志罡在《南方周末》上讲:“要推动改革,就应该逐步地让国有资产流失成为私有财产。”(来源:2009-09-04昆明池《应对危局,必须打破“政令出不了中南海”困局》)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在会上宣称,对于占国有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比重完全可以退到零。中国大概有145000多家国有企业,只有8000多家是大型企业,13万多家是中小企业,占90%以上。这13万多家中小国有企业完全没有必要去绕一个弯子搞混合所有制,彻底的民营化。(来源:2014年03月03日凤凰财经《张文魁:13万多家中小国有企业应该彻底的民营化》)2002年11月19日驻里约热内卢总领事馆经商室网站《巴西国营企业私有化进程及成效》也鼓吹说:“面对世界经济的高度竞争、市场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巴西政府为增加社会投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工业生产质量,在1990年尝试试企业私有化并逐步总结经验,初步拟订了全国国营企业私有化计划。私有化计划目标: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公共债务,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工业生产的竞争力。”力图把导致巴西经济衰败的私有化路线当成宝贝推荐给国内。
从而,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受阻而使百姓遭难的几个典型地区出现了一个共性:都是国资私有化十分疯狂的地区。
先看辽宁省。
根据统计数据(1993年到2015年),辽宁2015年3%的GDP增速也创下23年以来的最低值。辽宁2014年GDP增速为5.8%,根据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辽宁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9%,增速排在全国倒数第一位,比山西省3.1%的GDP增速还低0.1个百分点。辽宁省长陈求发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新世纪以来辽宁省经济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一年。辽宁经济下滑的原因,主要是投资和工业出现困难。(来源:2016-01-28 《2015年中国主要城市GDP排行榜出炉》)
历任辽宁省委书记名单:李克强 2004.12-2007.10;张文岳 2007.10-2009.11;王珉 2009.11-。
2016年03月07日暴躁网《王珉被查 在辽宁省委书记任上曾令中央震怒》披露:2015年两会刚刚结束,曾经主政过辽宁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便亲赴东北视察。当时王珉主政下的辽宁在经济新常态转型背景下GDP增长数据以1.9%位列31省区直辖市增幅之末,经济几乎陷入停摆,说令高层相当震怒。中央将辽宁经济不见起色的问题归咎于辽宁官员的消极怠惰,王珉则首当其冲被认为在卸任前人浮于事,自暴自弃,对辽宁近年GDP增长放缓无动于衷。
2016年03月05日新华网《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被查 被外界称为“王大胆儿”》:王珉曾在东北二省——吉林和辽宁担任一把手,在吉林省时,他被媒体称为“王大胆”,媒体表示,他的思维是“以招商引资、专案投资、南资北移为核心的南方思维”。在2014年12月,王珉还曾以“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的身份发文,表示要“以改革促转型升级,靠开放助振兴发展”,而再往前推一年,2013年11月,王珉也曾发文表示“以全面改革引领内涵式发展”。记者注意到,在辽宁省委书记任上,王珉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国企国资改革”,此前也有媒体称,“依托辽宁深厚的工业基础,抓住产业转型升级契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新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则是王珉在辽更加重视的工作”。
2015年6月24日证券时报网《辽宁4家国企专项改革试点方案已形成初稿》:据悉,本钢集团、辽宁能源集团、辽宁国资公司、辽宁电机集团等4家企业实施的专项改革试点方案已形成初稿。据辽宁日报消息,辽宁省国资委主任魏举峰表示,目前,辽宁省国资国企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围绕《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辽宁省国资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涵盖了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诸多重要环节。研究推动了20户省属企业整合重组,逐户诊断,一企一策。正在推动该省国企与央企、外埠国企整合重组,吸引基金、民资等各类投资者参与国企改制重组。——深化私有化改革,全面卖掉国企,制造经济灾难。
2016年08月31日产业人网东方白《辽宁9大省属国企“混改”应该暂缓》:日前,辽宁9家省属核心国有企业在沈阳产权交易所向全社会征集战略投资者,全面推进“混改”,引发了网民的热议。据沈阳产权交易所公告,本次推出的本钢集团、交投集团、华晨集团、水资源集团、能源集团、辽渔集团、抚矿集团、沈煤集团和铁法能源集团9户省属国有企业,涉及总资产近6700亿元。据媒体报道,这9家企业是辽宁省的核心家底,不仅资产质量好,而且有些盈利也很强。公告表明:“今年以来,按照辽宁省政府关于划转省属企业300亿元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部署,辽宁省国资委完成了本钢集团、华晨集团、能源集团等10户省属企业向辽宁省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划转20%国有股权的工作,这次出售的是辽宁省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的其中9户国企的股权。”(来源:《环球财经》)看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此次辽宁将9家省属核心国有企业在沈阳产权交易所向全社会征集战略投资者,是将国有企业部分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充实社保资金的“后续举措”。因此,此次辽宁将9家企业打包进行混改,其实是目前国企改革的一种通用模式。(按:就是国资混改私有化模式)……这种企业,在任何明白人的眼里都能看得很清楚,这压根不是什么“僵尸企业”、“低效企业”,而是实实在在的“摇钱树”和“聚宝盆”,一旦经济回暖,将会获得巨大的超额经济利润。这种巨型、支柱性、基础性产业龙头,是一个地区,乃至省份的经济发动机,围绕企业已经形成了很完善的产业链和大量的相关中小私营企业。谁掌握了这类企业,自然就会拥有当地政治经济领域的相当话语权。——这些摇钱树私有化到了官僚豪族手里,它们就进一步获得了政治经济领域的话语权。
2015年08月10日《热衷国资私有化的原因找到了.有例为证》:揭秘中兴商业(000715)易主叫停 触碰国资流失"高压线" 。 "中兴商业作为沈阳市的优质上市国企,市委市政府和企业高管都坚决要卖掉,国有股份被稀释到只有个位数,并且未经资产评估低价变卖,是典型流失国有资产的行径。"近日,上证报记者了解到,中兴商业停牌10个月却易主失败的幕后原因,是其触犯了国资流失的"红线",从而遭到国务院国资委坚决反对。涉嫌国资流失被叫停。总体来说,中兴商业现在的合理估值应是售价的十余倍。为此,国务院国资委近期专门派人过去,明确定性:这是主观故意低价出卖国有资产,致使国有资产流失。——如此“国企改革”故意低价出卖国有资产去养肥官僚豪族,官僚豪族能不做大吗?百姓能不遭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