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时要特别注意。
儿童药是指14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的药品。在日常生活中,药品名称标有“小儿”字样的均为儿童专用。由于我国儿童药种类较少,在儿科医生处方和家长日常生活中存在儿童减量使用成人药品的现象,但此类儿童用药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儿童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在会上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而我国儿童专属药品占比却不足2%。
我国现有的3500多种药品制剂中,儿童专用的仅有60多种,占比不足2%。目前我国儿童药批文数量较少,儿童专用药品批文仅3517条,仅占药品总体批文数量的2%。
从药物中西类别来看,儿童药批文以中成药为主,中成药占比为68.5%。从药物治疗作用来看,中成药中,止咳祛痰药批文占比最大,占比36.5%;化学药中,呼吸系统用药占比最大,占比45.3%。
据《中国儿童感冒用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目前儿童药基本上可以满足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需要,但是市面上销售的儿童药品仍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的问题,儿童安全用药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破解儿童药困境,需要更多儿童专属药品,需要“政、学、产、研”联动,让有更多的药企、医院与科研机构形成良性的研发互动机制,积极作为、相互补位、主动担当。
儿童的用药保障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服务的人口众多,领域多、链条长。所以,除了ZF部门要继续做好总体规划设计,健全法规,完善保障制度之外,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