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科学解释有哪些?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往往对和自己性格相似,习惯相似,看法相似的人以认同感或者好感。这是为什么呢?通过生命科学家分析人的大脑发现,这也许是一种生物场感应,也许是一种共鸣,就好像我们常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复杂世界,人心莫测。但是与人交往却又无可避免,那么我们在交往过程中怎样察言观色、弄清别人的想法?美国科学家近日研究揭示,当我们评判与我们相似的人的想法时,动用的是考虑我们自己时所用的大脑区域;而当判断与我们不相似的人的看法与感觉时,这一大脑区域并没有被包括在内。这一发现意味着,我们更容易依赖成见(stereotyping)来评价别人,更容易“认”人唯“亲”,而这有可能解释了种族歧视和宗教争论等社会紧张事件的成因。领导此次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神经学家Adrianna Jenkins。她和同事研究了大脑腹内侧前额皮质(vMPFC)区域,当一个人考虑自身时,该区域就会表现出活性。研究人员向实验志愿者展示与他们相似或不相似的人的照片和描述,并让志愿者回答一系列问题,最后让他们推测这些假想人的反应。结果显示,当判断背景与自己相似的人的看法时,志愿者的vMPFC区域表现出活性;而当考虑不相似的人的看法时,这一区域并没有表现出活动迹象。Jenkins认为,这一结果表明一切取决于我们是否认同于别人。也就是说,我们判断别人态度的方式完全依赖于我们感觉自己与他们有多大的相关性。她说:“当你感觉别人与你越相像,你对他们就会有更多的移情作用。而对于与我们不同的人,我们可能认为他们具有较少的‘人性’。”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问题都是非政治化的,但对于理解一些因相互差异而导致的社会冲突还是具有帮助的。Jenkins表示,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有时仅仅依靠社会假想来推断别人的想法,而这有可能就是导致种族冲突和宗教紧张的原因。Jenkins和同事接下来还将在不同种族的人之间进行这一实验,看看是否能得到相同的结果。不过不管怎样,与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建立强的移情作用还是可能的。Jenkins另外的研究表明,只要简单地花上5分钟用第一人称描写他们,你就能对他们感同身受。这也意味着,只要努力尝试,你就确实能够了解别人的想法。
转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56792-1002160.html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fumingxu 发表于 2016-9-19 20:21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科学解释有哪些?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往往对和自己性格相似 ...
谢谢楼主分享的资料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