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诺贝尔!首届未来科学大奖揭晓,港中大卢煜明、清华薛其坤获各获百万美元奖金
9月19日下午,有“中国诺贝尔奖”之称的、中国首个由大陆企业家、科学家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两位获奖者。生命科学奖得主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物质科学奖得主是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每人将获得100万美元奖金。
2016年生命科学大奖获奖人:卢煜明
现年52岁的卢煜明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李嘉诚医学讲座教授及化学病理学讲座教授,同时兼任医学院副院长及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获奖理由奖励他基于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DNA的发现在无创产前胎儿基因检查方面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卢煜明获奖感言:“哇,这太突然了。感谢委员会给我这个机会,感谢委员会给我这个机会,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热情,做出更多的工作。我在这个领域做了20年了。开始人们认为我这种方法不大可能有实用价值。我真心感谢科学奖委员会肯定我们团队的工作。但是这不是我个人的工作,是团队的工作,感谢我的学生和同事,我1997年回香港时,RosaChiu和AlanChan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我也很幸运,亚洲对科学的兴趣也在增长,希望更多的人会做科学,希望大家认为科学的未来在中国,更多的天才青年会站在这里,对世界产生影响。谢谢!”
2016年物质科学大奖获奖人:薛其坤
薛其坤,1963年生于中国山东。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获奖理由奖励他在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单层铁硒超导等新奇量子效应方面做出的开拓性工作。
薛其坤获奖感言:“很突然。非常感谢,我很激动啊!首先感谢评奖委员会,以及捐赠的企业领袖对我工作的肯定,这是对我莫大的鼓舞。中国人现在有自信,感谢企业家设立这个大奖。希望能鼓励更多年轻人从事科学研究。我的工作受到科学家和评奖委员会的高度认可,这是对我极大的鼓励。可能是中国弘扬科学精神,建立公平、公证评审机制的创举,对我们国家的科研评审机制是一个推动。高温超导研究,是固体物理学的难题之一,希望继续走下去,推动重大科学发现有应用价值。不知道讲这些合适不合适。我一定好好努力,谢谢大家!”
关于「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年初,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旨在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两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金。
未来科学大奖对获奖者的国籍不做限制,只要求其工作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并主要在大中华地区完成(包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台湾)。
在评选机制上,未来科学大奖采取的不是申报制,而是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保持评奖的独立性。
该奖项的奖金来源于未来论坛理事自愿出资,并选择公共声誉优良、社会贡献突出且深度认同科学价值的行业领袖定向捐赠。每项奖项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
生命科学”大奖的捐赠人是(以姓氏拼音为序,下同)——
丁健,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
李彦宏,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沈南鹏,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
张磊,高瓴资本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物质科学”大奖捐赠人为——
邓锋,北极光创投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
吴亚军,龙湖集团董事长
吴鹰,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董事长,数字中国联合会主席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家委员会由9位科学家组成,分别为——
丁洪,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
何川,芝加哥大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
李凯,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饶毅,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田刚,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晓东,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百济神州创始人、美国科学院院士
文小刚,理论物理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
夏志宏,美国西北大学终身Pancoe讲席教授、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谢晓亮,哈佛大学Mallinckrodt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