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1.需求
一季度中国部分经济数据的好转给市场带来了一些希望。国内投资和[url=]消费[/url]增长强劲,但[url=]出口[/url]依然低迷,经济回暖的迹象仍较微弱。4月份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至53.5%(一般50%以上为经济活跃),连续5个月上升,但4月份国内[url=]CPI[/url]和PPI指数进一步下滑。4月底中国政府调低了城市轨道交通、煤炭、铁路、公路、商品住房、邮政、信息[url=]产业[/url]等投资项目要求的[url=]资本[/url]金比例,以期进一步刺激投资。4月份,中国石油需求仍处于春季消费高峰季节。估计全国平均石油消费水平达到109.68万吨/日,环比略有减少,同比增长2.80%。汽油需求相对处于淡季,但在汽车销售旺盛的推动下,估计当月全国汽油需求达到16.60万吨/日,同比增长8.64%,环比降低2.30%。柴油需求在投资建设和物流运输逐步恢复以及农渔业用油需求月末开始减弱的综合影响下,达到38.03万吨/日,同比增长0.77%,环比降低0.21%。需求的柴汽比提高至2.29(见表1)。
2.供应
随着前期油品高库存的明显回落以及国内油品价格上调后炼油[url=]利润[/url]的改善,4月份国内炼厂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当月全国年加工能力在400万吨以上的较大炼厂的平均计划开工率回升到80.23%,比上月计划提高了2.64个百分点。全国炼厂的平均加工量上升到98.09万吨/日,环比增长3.53%,同比增长6.00%。分区域看,除西部地区因长庆石化全厂检修而开工率下降外,其他地区的平均炼厂开工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随着国内油品价格的上调,地方炼厂的利润有所好转,炼厂积极性提高,开工率也有所上升。分品种看,汽油产量环比减少5.37%,至19.20万吨/日,同比增加19.60%;柴油产量环比增长1.90%,至35.43万吨/日,同比上升0.70%;生产柴汽比上升到1.85。国内油品市场总体上依然疲软,供应处于过剩状态,为了进一步缓解库存压力,两大石油[url=]公司[/url]继续推动汽柴油出口(见表2)。估计4月份国内汽油库存会有所上升,而柴油库存继续回落。
3.小结
4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在50美元/桶上下震荡。两大国有石油公司多次推升国内油品价格,其中柴油价格涨幅一度高达15%左右。随着批发价的不断抬高,批零价差缩小,各地零售价格也逐渐攀升(见表3)。到4月底,需求不振和调价[url=]预期[/url]落空,市场悲观情绪滋生,油价开始回落。
预测
1.需求
主要工业国经济继续下滑以及甲型H1Nl流感的扩散,给当前世界经济和石油需求的复苏蒙上了—层阴影。中国政府第三批投资投入市场,但额度较前两批大幅减少。预计随着投资项目的启动和进入实质建设期,固定[url=]资产[/url]投资在5月份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拉动中国[url=]经济增长[/url]的主要动力;国内消费市场仍将基本保持平稳,但受全球经济[url=]衰退[/url]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会减弱;出口低迷的态势估计短期内仍难有明显改观。明份,中国石油需求处于春夏过渡的相对淡季,加之受公共假日的影响,预计将比4月份减少1.88%,至107.62万吨/日,同比增长3.00%。随着全国气温的迅速上升,汽车空调提前开启,加之“五—”和“端午节”两个假日促进人们的旅游出行,支撑汽油需求的增加,预计当月全国汽油需求达到17.00万吨/日,环比增长2.41%,同比增长6.67%。尽管随着国内经济刺激计划的进一步落实,各项大型基础工程相继开工,物流运输也逐渐恢复,但由于农业春耕结束、长江流域开始进入禁渔期以及假期的影响,柴油需求进入相对低谷。预计当月全国柴油需求达到36.81万吨/日,环比减少3.21%,同比增长0.62%。需求柴汽比降至2.17。
2.供应
5月份是石油需求的淡季,国内炼厂安排装置检修增多。尽管国内供应过剩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油品市场需求总体上依旧低迷。同时,国际油价上行增强了国内油品价格上调的预期,从而将刺激地方炼厂的生产积极性。5月份全国年加工能力在400万吨以上的较大炼厂的平均计划开工率仅为了7.89%,比上月计划减少2.34个百分点。估计当月全国炼厂的平均加工量为95.32万吨/日,同比增长6.37%,但环比下降2.82%。分品种看,估计5月份柴油产量将达到36.12万吨/日,环比增长1.98%,同比增加3.52%;汽油产量将达到17.65万吨/日,环比减少8.07%,同比上升13.99%;生产柴汽比升至2.05。随着油品[url=]产出[/url]的减少,预计5月份油品出口也会有所下降,特别是柴油将维持净进口状态。估计当月汽柴油库存将大体保持稳定。
3.小结
受美股上扬、石油库存减少以及夏季用油高峰即将来临等因素的推动,明初国际油价连续上涨。但由于需求并没有明显好转,短期内国际油价并不具备大幅上扬的基础。由于国内石油需求季节性下降以及调价预期落空,5月初国内油品批发价格连续下挫。南方油品市场由于中国海油的进入,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低迷的市场气氛,两大国有石油公司可能继续联手稳定市场,加之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扬,市场的调价预期可能对后期市场价格走势形成支撑。
(来源:国际石油经济)(山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