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宣布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25%-0.5%不变,而这是美联储再一次上演“狼来了”。美联储按兵不动的决定符合市场预期,尽管美联储决定9月暂不加息,但也指出了年内加息一次的预期增温。在本次FOMC会议中有三位委员投了反对票,表示支持加息,这也表现出了美联储内部对于是否加息还存有较大分歧。
美联储9月不加息原因分析
1、政治因素:美国总统大选临近
在9月和12月两次议息会议之间,将选出美国历史上的第44位总统:特朗普或希拉里。以往,美联储不会在大选前对货币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以此来彰显其政策独立性。
虽然美联储官员明确表示,政治因素并不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考虑范围之内,总统大选也并不是FOMC会议上讨论的话题,但市场显然并不这么认为。

2、经济因素:美国经济疲软
面对8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长的减速、表现黯淡的零售销售数据、持平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以及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双双大降,美联储的加息步伐不得不大幅放缓。
在经济疲软的阴影尚未完全褪去的背景下,美联储没有立即加息的充分理由,等到10月底第三季度GDP数据出炉后再行动看上去更为稳妥。
3、美联储9月加息市场预期低
在市场中大部分投资者都预期9月美联储不会加息,如果突然加息,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意外,将对全球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后果不堪设想。

4.美联储官员未达成共识
自8月下旬以来,多位美联储官员表示可以在9月加息,但美联储另外一些官员的鸽派讲话及一系列疲软的经济数据,让市场相信美联储将继续观望。
美联储内部分歧非常大。本次会议结果也体现出美联储主席耶伦面临的挑战:她需要平衡美联储内部的分歧。一个阵营认为利率应该马上调高,而另一个阵营认为还不急于行动。

今年美联储何时加息?
彭博新闻社称,市场将聚焦12月加息可能。未来几个月,围绕着美国总统大选,经济、通胀、市场的情况,都可能影响美联储的决定。
9月加息的再次夭折,在市场预期之内,也在情理之中。但美联储依旧咬紧牙关,维护美国经济强势形象,并口头再次强调了,2016年要加息一次。
基于上面的诸多因素,小编认为11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不大,而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若无风险,2016年将会加息一次。
结论:美联储12月加息有望,但仍需看美国相关经济数据
曾有人讽刺美联储的信誉为0,“狼来了”的闹剧演的是一出又一出。尽管美联储指出12月可能会加息,但我们也并不能保有太大的期望,具体的还要看美国相关经济数据的变化,若各项经济数据持续好转并能保持稳定,则美联储会考虑加息,若不稳定经济数据也疲软那么可能加息再次泡汤。
为大家提供每日投资策略,帮助大家在投资道路上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