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149 0
2016-09-23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连续第五年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宏观、产业、微观、改革、社会等五大政策坚持“稳、准、活、实、托底”的总体思路。此次会议主要亮点在于:全面系统地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问题导向确定打好五大歼灭战: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

五大歼灭战均在供给侧发力,“去产能”,就是化解过剩产能,去掉无效供给;“去库存”,重点强调的是推进户籍改革,通过新市民消化存量房压力;“去杠杆”,就是降低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债务负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成本”,在于推进制度改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补短板”,就是培育新增长点,扩大各领域有效供给。

一、如何打好“去产能”歼灭战?

目前,我国产能利用率明显不足,大量僵死企业占有人财物等各类资源,产能过剩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尽管短期内我们仍然面临着艰巨的稳增长任务,但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产能”作为五大歼灭战的首要任务提出来,表明中央要下决心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一是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清除部分地方政府为了社会稳定而阻挠企业破产重组等行为。二是要加大财税政策对去产能的支持力度,出台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同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三是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将去产能所付出的社会成本降至可承受的范围。四是要严格控制增量,特别是要控制低端产能盲目重复建设,防止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二、如何打好“降成本”歼灭战?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物流费用和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制造业原有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逐步减弱。此次中央要打出一套降低企业成本“组合拳”。一是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改善整体营商环境和政府廉洁程度等。二是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除了进一步正税清费,减免小微企业税费,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等政策外,明确提出了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的措施,由局部降税扩大到普惠性降税。三是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四是要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引导金融部门为实体经济让利。五是要降低电力价格,进一步落实电力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并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六是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建设。

三、如何打好“去库存”歼灭战?

经过十余年井喷式增长后,我国商品房存量已大幅度增加,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压力更加突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去库存”歼灭战特指房地产领域的问题。中央从推进城镇化、培育新市民购房群体,深化住房制度角度出发,提出了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全新政策思路,我国商品房市场将彻底告别重点为城市居民服务的时代。一是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培育一批购买或租赁商品房的刚性需求群体。二是要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同时,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三是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老百姓和机构买商品房用于出租。四是要鼓励和引导开发商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以增加有效购买力人群,并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供商品房有效供给。五是要推动房地产政策进一步回归以市场为主导,逐步清理和取消部分特殊时期采取的限贷限购等行政性措施。

四、如何打好“补短板”歼灭战?

目前,在我国供给体系中,中低端产品明显过剩,而放心的奶粉等食品、品牌服装箱包以及部分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电信、金融、教育、文化、养老、体育等领域被严重垄断或管制,阻碍了社会资本的进入,导致这些领域供给严重不足。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补短板、培育新供给。一是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脱贫作为补短板的重要一环。二是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企业有效供给能力。同时,培育发展新产业,打造新的增长点,提供有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和服务。三是要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不仅包括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也包括大气、水、土壤等治理设施,还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四是要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五、如何打好“去杠杆”歼灭战?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的债务均出现较快上升。2014年我国总的债务占GDP的比重(总杠杆率)为235.7%,较2008年上升了65.7个百分点,特别是企业部门杠杆率高达123.1%,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压力、地方政府债务、企业经营困难等各类经济问题,最后都会导致金融风险的上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是要依法处置信用违约,投资者要有风险意识,必须打破刚性兑付。二是要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继续通过债务置换等方式,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三是要规范各类融资行为,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