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相信历史学家
首先说我很喜欢历史,我认为历史学家有诸多有趣的故事值得聊聊,我不认为历史学家会成为经济学家,然而..
一.这取决于如何定义“伟大”。
打开后边的链接,下拉网页至总统排名这一项,这一排名是历史学家通过1966年的一次民意调查得出的。威尔逊排名第6,而其继任者哈丁排名41;而进行上述调查时,总统总数就是41.对此,我们能说什么?
1.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就知道:威尔逊的经济政策或许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的。他主持成立了美联储,开征了所得税,后者从0%开始,一直上升到他当总统时的70%左右。从长远看,美联储的成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毋庸置疑,1913年成立它,确实为时尚早---我们实在不知道哪一时候比较适宜,可使货币政策对中央银行干预金本位的事情做出担保。一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威尔逊施行了高通胀的政策,而当时我们恰恰需要较低的价格;归因于这一政策,在其执政后期,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萧条----到1921年3月哈丁接任时,工业生产下降了32.5%(您肯定意识到:事情确实糟透了!)
但难以置信的是:到1922年11月,经济恢复了,因为工业生产已经超过了此前的经济周期最高点。(若以3%的增长率计算,截至1923年3月前后,形成了一个新的最高点)。他是如何实现这个的呢?回想一下:胡佛和富兰克林·罗斯福依赖于提高工资和税率的政策---这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经济复苏用时接近九年的原因,其实直到大约8年半后的1933年7月,当时的工业生产数字还是跟1921年3月一样糟糕;与上述政策不同的是:哈丁实行下调工资和大幅削减所得税率的方针。顺便说一句:您是否认为到2011年1月---奥巴马执政2年以后,工业生产能够全面复苏?
2. 有证据表明:在美国历史上,威尔逊执行的外交政策最具破坏性。本来在美欧之间保有一种微妙的均衡关系,除非想永远呆在欧洲,否则美国无需插手欧洲事物。当然,我知道威尔逊确实希望美国涉足欧洲,但他应当了解:在他将美国引入一战泥潭之前,美国一直是奉行孤立主义的国家。当我们抽身而退(这是必然的)时,一场再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一战时威尔逊外交政策导致的恶果。(116,000多具美国士兵的尸体即为明证)
3. 威尔逊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残暴的总统,仅仅因为与其政治观点相左,他就镇压了数以千计的人民;而将这些人,比如社会主义领袖Eugene Debs及其他诸人,从监狱中释放的事,就留给了哈丁总统。
4. 此外,我最近刚刚了解到:威尔逊还是狠毒的种族主义者。是的,我知道当时种族主义肆虐美国,但是威尔逊比他之前、之后的共和主义者都要恶劣的多。相关事实,可从
Reason magazine中的相关文章找到。
所以我们说:若不考虑他所施行的可恶的经济政策、外交政策、公民自由和权利,威尔逊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总统。而哈丁,则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位。那么,哈丁犯了什么罪过呢?他的几名副手收取贿赂。但是,这不是常见的现象吗?难道艾森豪威尔、约翰逊、尼克松、卡特、里根、布什和克林顿的内阁成员没有沾染丑闻吗?我希望任何历史学家能够详述,明确的告诉我:为什么威尔逊是位伟大的总统,而哈丁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为差劲的一位?难道是因为威尔逊更为活跃吗?难道历史学家们遵循了“伟大”一词的原有含义----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强权”?
二. 凯恩斯真是精明的投资者吗?
昨晚在阅读《财金之王》(The Lords of Finance )时,我开始认真考虑这一问题,(顺便说一句:迄今为止,这确实是一本好书,虽然其中有个小观点我并不认同)。看一下,您如何理解下述内容:
“1920年初,他(凯恩斯)同他兄弟、Bloomsbury区的几位相交,以及来自伦敦的一位金融家朋友,共同组建了一个辛迪加。截至1920年4月底,他们又增投了80,000美元;然而事有突然,在接下来不足4周的时间内,刮起了一阵看好德国的狂风,使德国马克这一衰败的货币起死回生,也刮走了凯恩斯他们所有的资本。凯恩斯发现自己处于破产的边缘,借助于其仁慈的父亲,才得以保释。无论如何,得益于其家庭的骄纵,并因从Ernest Cassel先生---一位敏锐稳重的金融家处获得一笔借款,凯恩斯依然坚持其投机活动。”
试想一下,若非他富裕的父亲和朋友,这位狂妄自大、自作聪明的家伙将会完败,或许会在某地挖坑修渠而惨了余生,这样,我们也就不可能听到他的名字。但他确实有一位富裕的老爹,而且还把他保释出来。
应当提醒业余心理学家的是:的确,上中学时我没有参与学校的Bloomsbury团体,而且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我也没有取得经济扶助。
难道没有人要写点什么,告诉我凯恩斯从事了其他诸项精明的投资吗?事实是:如果有一位富足的外场手,做什么都无所谓。下面我将说一下,如果比尔盖茨能够借给我3.57亿美元,一天内我将做些什么?
我会去拉斯维加斯,将500万美元扔在轮盘赌机,从数字1到34,一个不落。我大概有90%的可能性能赢,这种情况下,我将从170百万美元的赌注中赢取180百万美元。还上3.57亿美元借款后,我将怀揣10万美元,从此过上富足的余生,天天剪礼券。若出现数字35、36、0或者00,我将再赌一次,这次从数字1到34,我将各投100百万美元,如果赢了,我将收获3.6亿美元,偿还盖茨后,我还剩下30百万美元,借以安享余生。从这两场赌博中,我获胜的几率接近99%。当然,若两次赌博我都失败,我将惹上大麻烦。不过,全输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不是吗?
这说明什么?如果有一位富足的外场手,您就将相对轻松地赶上投资策略,多数情况下(并非总是),这些策略将使您看起来好像天才。从此刻起,若有人告诉我凯恩斯是以为伟大的投资者,我将不再相信。这有关系吗?或许没有关系,但不幸的是:这确实有关系。如果凯恩斯的投资声誉同费雪(他曾在1929年呼吁股票公平定价)的声誉一样,则没人会把他在12章“一般原理”中的观点当回事,在这一章中,凯恩斯极力诋毁有效市场假说;在这一章中,充满了抢座位游戏、选美比赛、冰块价格随季节变动等乌七八糟的内容。但我仅关心他关于“投资者只注重短期”的论断,因为评论家对此做出了诸多评价。
假设投资者只注重短期,比如说他们持有股票为期5年。那么:若某生化公司预期在15年内不会取得任何突破,那么它的价值何在?假设它是有价值的,且它的突破以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某一大型制药企业。那么此时此刻,它的股票有价值吗?是的,因为目前的投资者知道,这一股票10年后(假设投资者依然只拥有5年的期限)价值的现值为10亿美元,而5年后,投资者将会实现这一价值。通过向后的推导,我们发现:股票的现值,恰恰是投资者所长期关注的。若您不相信我,请将一份20年和30年票据与等值息票价值进行对比。对这种情况,历史学家说:投资者有太多远期利益需要关注,所以他们对没有任何收益的生化股票表现出十足的耐心;从这一意义上说,凯恩斯关于投资的观点的确聪明和精密,但是仔细观察后发现,其观点空无一物。
凯恩斯同经济学家费雪不可同年而语。在其第12章“一般原理”中,凯恩斯根本没有理解费雪效应是如何升高名义利息的。我们教授自校正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所应用的AS/AD模型是一个绝佳的稳定性工具,这一工具完全由费雪创制。凯恩斯在其1923和1925年的论文中,确实发展了有关经济周期的“飞利浦曲线模型”---这一成就比飞利浦本人早30多年。凯恩斯不相信自校正机制,或者经济萧条中货币政策的效用。他的一般原理意在解释名义GDP,但他连名义GDP是如何确定的,都没有做出说明。
我担心太多的经济学家掉进了凯恩斯对理性预期不屑一顾的陷阱。我大致记得:克鲁格曼在其LionelRobbins一书中说:他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关注股票市场。毫无疑问,在经济学家中间弥漫着这样的情绪,他们对来自股票投资者的信息不屑一顾,正如Paul Einzig定义的一样,他认为这些投资者是“下等人”。为什么应当关注投资者的想法呢?原因如下:
1. 如果美联储对1929年的股市崩盘有所关注,则他们不会允许美国货币基础在1929年10月至1930年10间骤然崩溃。
2. 如果美联储推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那么1930年的经济大萧条或许不会如此严重。
3. 如果1930年大萧条没有这么严重,那么也不会引起如此严重的银行恐慌。
4. 如果没有如此严重的银行恐慌,也许根本就没有经济大萧条本身。
5. 如果没有经济大萧条,那么纳粹或许就不会在德国出现(1929年时,纳粹还是一个小党派。)
这合理吗?或许我还应提及1937年10月因美联储未能足够关注,而引起的股票灾难?您可以回想一下:当时美联储(PaulKrugman也是如此)不希望当年的失业率徘徊在9.4%周围。说实话,我也不希望这样。但市场证明,美联储的政策实在是没有达到收缩效果;而1929年,市场是正确的,美联储错了。正是这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论点说明:讨论凯恩斯是否是位精明的投资者,很有必要。
(翻译纠错。读者发现任何翻译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谢谢:caijingblog#126.com 将#改为@)
英文原文(地址:
http://blogsandwikis.bentley.edu/themoneyillusion/?p=1652):
转自:http://scottsumner.blog.163.com/ ... 72422009618333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