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国际商务
1115 2
2016-09-28
十年前的我,本科刚毕业,有幸拿到了某世界知名500强外企的offer。那会儿刚开始工作,就得面对和老外们一起共事的工作环境。作为项目经理,我在第一次组织跨国电话会议时,便“不幸”遇上了印度同事。可想而知,那个会议上的我,是相当崩溃的,因为完全没有办法听懂那几位哥们在说什么。在若干次“对不起,您能重复一遍刚才的问题吗”之后,电话另一头的我老板实在听不下去了,接管了之后的会议,算是把我从无比的尴尬和无助中解救了出来。

十年后的我,仍然定居在国内。在出差做项目时,坐在国外的写字楼里,身边是来自不同国家的老外,很难见到同胞的身影。每天除了在微信上打打汉字外,基本上没有什么说母语的机会。老外同事们对于会说英语的中国人,早就司空见惯。但他们还是会忍不住问我:你会说英语这事儿我可以理解,可是为什么你的口音这么纯正?你是在国外长大的吗?我总是一脸真诚地回答:这个真没有。

1,哑巴英语,如何找到500强外企的工作?

每个人都有些憨憨的青涩往事。

一直到大三暑假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的英语都还持续稳定地在哑巴英语的水平线上苦苦挣扎。高考英语120多分,当年也就是个平均水平。大二、大三时考四六级,虽然都考了600+,但都是抱着单词书死记硬背的结果。除了四六级的单词书外,我没有看过任何的参考书,没有考过英语类的证,没有考过托福、雅思等等各类考试。当时想过为了找工作时增加点竞争力,考个高级口译什么的,后来还是因为懒而不了了之了。就这么个英语水平,去面试的时候,还是有些犯怵的。

自家人知自家事。虽然看起来我的四六级成绩都还不错,但是口语水平完全是渣,那种状态去参加外企全英文的面试,必挂无疑。因此在面试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1)针对群面,准备一些万金油式的套话,比如说:请大家注意时间 / 我们是否有点离题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 / 刚刚这位同学说的很对,我有一些补充……这样的话,几乎肯定是有机会可以说的,当你在面对case的时候手足无措,无从说起时,说几句这样的套话,至少可以帮助你建立起一些信心来。

2)针对单面,把自己个人简历里提到的所有经历的细节,用英文扩写,每一件提到的事情都拓展成一个完整的英文故事,对着镜子用英文反复练习。注意:不要以背诵的形式复述,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说给自己听。

3)收集网上可以找到的面经,针对你要面试的公司,准备一些很可能要被问到的问题,用英文想好回答的思路。在平时准备的时候,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自问自答。

这其中当然还有很多面试的经验,并不一定和英语相关,暂且略过。主要想表达的是,哑巴英语,通过充分和有效的面试准备的过程,在面试外企时还是有机会的,不要自我放弃。

另外一点是,对于世界排名前列500强外企而言,英文类的证书在面试中的帮助并不大,至多在简历筛选时有一点点的加分,而且这种加分的幅度还很小。至于在面试过程中,这些证书的作用几乎为零。之后几年,以我自己做简历筛选和担任面试官的时候,对于托业、高级口译这些证书和托福、雅思这些成绩,看简历的时候只会感觉——“英语可能还不错吧”,但考虑的优先级会排在学校、实习经验、校园社团经验等等之后。而面试时实际的口语交流,会完全掩盖所有证书的作用。

当然,并不是说考证和考试完全无用,只是说,如果你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进外企工作的话,那考证和考试仅仅是手段,口语能力才是关键,而通过这种手段达到提高口语的目的,似乎并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2,工作期间,如何让英语脱胎换骨?

在遭遇了刚入职时,完全听不懂印度同事口音的尴尬之后,我痛定思痛,开始计划如何快速提高口语能力,挽救多年哑巴英语留下的后遗症。

第一个方法,是带个录音笔,或者用手机的录音功能,把电话会议的内容记录下来。下班后反复地听,实在听不懂的请教同事或老板,如果每次电话会议的内容最终都能听懂90%左右,之后和相同的同事,甚至相同国籍的不同同事,不管他们的口音一开始听着有多么诡异,在多次重复之后,都会变得熟悉而亲切。

第二个方法,是勤看邮件。外企有很多“抄送”的邮件,意思是不是直接发给你的,而只是知会你。这类邮件,很多人会以“忙”为借口而忽略,实际上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另外一类邮件,有着长长的历史对话,大部分人会只看最新的部分,而忽略之前的长篇大论。对于这两类邮件,我都会以学习英语为目的,认真地通读。包括历史内容的邮件,从最早的那封开始读起,了解整个邮件对话的来龙去脉。阅读的同时,重点看叙事的方法、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同时在心中默念,或者直接读出来,这些都有助于熟悉外企的英语语境,让自己在会议上发言时有机会“入乡随俗”。

第三个方法,是学习老外的口音。在英语口音和美语口音之间,我个人偏爱美语。这两者之间如何选择,只要看看英剧和美剧就可以感受出来了。对于我这样习惯于美音的类型,在平时的对话中会特别留意美国同事的发言,他们的语音语调,他们的抑扬顿挫,感受那种起伏和律动……其实没有那么夸张,真正要做的,是多和这类老外同事接触,不仅在工作情境下,也在工作之余的聊天之中。就像我之前在北京待了几个月就带出了儿化音一样,和老美们待的久了,说几句地道的美式英语,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四个方法,是把握好出国的机会。其实不管是否在外企工作,这个年代的我们,出国的机会都不会太少。但是,很多出过国的同学回来之后,英语水平依然不怎么样。这是因为,虽然身在国外,但交谈的对象,大多还是同胞,而真正和老外们对话的机会并不高。因此如果真正想通过出国来锻炼自己英语的话,一定不要整天和身边的老乡捆绑在一起,结交新的朋友,勇敢地去party、去泡吧,去搭讪、去把妹吧!听不懂没关系,大不了多问几次,实在不行就换人,没人会觉得你丢脸的,脸皮并不值钱。若非如此,出国的意义就只剩下走马观花了。

第五个方法,是在工作之余,娱乐的方式,选择看美剧。当然,以学习英语、提高口语能力为前提的看剧,自然不会像平时纯娱乐时那么轻松。一部美剧,需要至少要求自己看三遍。第一遍,中英文字幕对照着看;第二遍,盖掉中文字幕,只看英文字幕;第三遍,隐藏字幕。当然,并不需要苛求字字句句都必须记住,毕竟有些俚语的使用机会并不多,除非有特别的兴趣,这类可以略过。但重点还在于日常的对话,和口音的潜移默化。我之前最爱看的是《Friends》,反复看过四遍之多。最近爱看的,则是《Game of throne》、《House of cards》这类当红剧,看完剧意犹未尽的,还可以继续看书。如此以兴趣为导向的学英语方法,效率会大大超越捧着英文单词死吭的哑巴式英语学习方法。

3,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在各大分享类网站和社区里,经常看到各类学习英语的方法论帖子。每次忍不住好奇点进去看时,都会被长长的参考书目清单所震慑到。成片成片的干货,从听力、口语到阅读、写作、翻译全方位无死角的经验分享,几十本工具书、参考书的冗长清单,几十个网站、app的详尽介绍……不知道读者看到这样的干货文是否会兴奋,至少我个人的感觉,是崩溃的。这样硬啃一门语言,是痛苦的修行,而难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0-9 15:18:37
我个人感觉吧,对于英语学习的事,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这个,http://turl.met365.com/UV3Eve,系统学习,针对学习,对英语行业上来说是不错的选择!试听是不用钱,要是觉得有用再报,没用就直接忽略吧!希望这个建议能帮到你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10 11:38:05
楼主说的是自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