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5-11-7 09:05:00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的是:消费者连续消费同一产品,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消费,新增的效用是递减的。

的确应该先对知识作一下定义,“知识”太复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8 20:31:00

不用定义了

我不得不承认“知识”这一假设仍未突破边际效用递减这一规律。因为回顾了边际效用的经典例子——苹果的例子,有一条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连续消费”,例如:苹果一天吃几斤必定会使效用递减,而半年内吃几斤会没什么问题;而知识——连续一天看书不间断或者听一天课很难说边际效用不递减!

感谢大家的讨论,获益匪浅,希望有发现边际效用递增例子的继续发帖,或与我联系

QQ:114197758

E-mail:drizzle1985@163.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8 10:27:00
知识是不是商品?这个可以讨论,社会在发展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8 11:57:00
知识虽也是一种商品 但他有他的特殊之处 我们就要以另外的角度来考虑了 规律不是万能的 万能的就不是规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8 19:13:00
很难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8 19:15:27编辑过]

附件列表

251560.txt

大小:1.63 KB

 马上下载

[讨论]“知识”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9 09:02:00
比如,收藏家,他们对收藏品的边际效应就应该是递增的。对于有特殊偏好的人,递减的规律可能就不太适用。递减的定理应该针对的是大多数人吧。知识对于渴望学习新知识的人是递增的,但是对大多数老百姓而言或许对知识没这么大的兴趣,当然就是递减的了。再说,知识的概念好像有些太宽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20:39:00
呵呵,讨论需要明确标准和范围。倘若大家不在一个层面的话怎么讨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11:02:00
这个话题必须要把几个关键概念弄清才有继续辩论的必要。
第一 知识:知识这个外延怎么定义,到底是一本书的范围 一个学科的范围还是所有综合学科的范围?内延呢?内延包括知识到底仅仅是具体的细化的,还是抽象到一定高度的,总结的知识?这个很关键。
第二 边际效用: 那么这个关键概念点是效用。只有效用弄清楚了才能谈边际。 那么效用是什么?个人满足感需求感?还是一种可以量化的金钱上的概念?还是其他人对你的认可?还是你所掌握的知识的不可替代性?
只有这两个关键概念弄清楚了 才能判断它是递增的还是递减的。



个人认为,不管是什么层面的知识,如果从个人上看,它应该会有一个先递增 再递减的边际效用,然后再循环递增,递减的过程。我谈论的是对个人满足感而言。理由是人的知识学到一定程度,会有一个坎,这个坎可能是由于自身的资质原因或者没有累积到相对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而存在的。随着程度的积累,认识的加深,当这个坎突破的时候,有时候又会再次进入知识掌握的黄金时代。

对于别人而言,如果你学习的知识具有前瞻性,广泛性,是一个掌握着综合学科并且走在时代前沿的知识,那么他的效用(外生性)是递增的,因为你走在别人的前面。但是在某学科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知识不是学习,而成为一种探索的时候,这个时候又是递减的。因为每前进一步都需要很多的努力。但是如果能够以过去的经验总结,找到规律以后去学习其他新鲜的学科,它又是递增的。因为你过去所总结的规律性的知识在几乎所有学科都能够共通。这样在学习的时候有个指导的方法在里面的话,学习会比较的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11:20:00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大,其实可以拿来做个硕士论文或者博士论文。现在应该有个知识经济学吧。讨论下这个问题写个文章,绝对很有新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11:54:00

知识的边际收益递增是毫无疑问的.就象微软的WINDOWS卖出第一套和卖出价第一亿套成本相差不多(高额的开发成本不变,销售成本稍增),收益却是天壤之别。

至于知识的边际效用吗,恐怕是因人而异吧!就算是大肚罗汉吃上十个馒头也就不想吃了,知识则是有的人一天也不想学,有的人学上十年也乐此不疲,难有定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11:58:00

1,知识是怎么定义的?

 

2,“同一种商品,在偏好不改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它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同一种商品”:怎么衡量知识的质和量?同一领域内的知识好像还说得过去,对不同领域的知识又该怎样处理?

即使同一领域,甚至同一门课的知识,简单分割成,第一章,第二章,……后,其个章的质也是不同的,好像也不能作为“同一种商品”了。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5-10-7 23:49:00的发言:
我想人们所消费的不是抽象的“知识”,而是具体的知识;当你说出你现在需要的具体的知识的时候,你对它的重复消费新增效用就是递减的。原因是,对任何具体的知识,无论是在获得意义上的消费还是使用意义上的消费,你都有满足的时候。

3,如果是同一“知识”(同一本书,同一概念,同一公式),重复“消费”(定义为“理解”或“学会”)很多遍,效用是递减的。因为你已经学会了这个具体的知识,再次消费的效用为Null

4,对于“温故而知新”所获取的知识,已经是“新”,而非“故”,不再“同一”

 

想了半天,感觉是个套套 。。。抽象的概念,还是和实物商品不一样

如果按照主贴里的定义,考察“同一知识”,那么所谓知识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和基数效用论观点并不矛盾;

如果去掉“同一种商品”限定,单纯考察“边际效用”,应该可以认为知识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

 

需要继续考虑主贴里关于“花钱买教育”的说法。。。

[em0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 13:41:1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13:28:00
或者可以这么认为,知识是无限的,至少作为人类的有生之年要全部探究完毕是绝对不可能的。知识是多个种类的,多个层次的,而且不同种类的知识又有很多关联而交杂在一起。如果以人来学知识的话,由于知识的种类和无限,如果他愿意去学并且真正的钻研进去的话,那么它的边际效用肯定是递增的。但是如果细化到某种学科某门知识的话,由于知识有层次性,高深的知识需要其他的简单的知识的铺垫。以金融学为例,要学好金融,就要学好数学。否则我们无法去理解金融衍生物定价,微观金融理论的复杂的理论。但是,如果把单纯的把金融知识和数学知识人为分开。那么,到一定阶段,由于知识的瓶颈(没有学到相对应的基础知识-数学所造成的)就会产生边际效用的递减。你再怎么看,关键的随机方程,概率论等知识没有储备的话,所学到东西只能浮与表面。
不知道我这个想法对不对,欢迎大家来拍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8 17:49:38
递增的效果,积累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1 17:52:33
这类比有些不妥
   某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益递减,这没问题。可是怎么可以拿知识和某一种商品比较呢?知识是广的,某一种商品的单一的,你可以拿某一特定的知识和某一特定的商品类比,这样有可比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1 18:47:04
递减啊同一知识学第二次的时候就是在浪费时间了,说递增是误把新知识这种第一次新学的东东当成是和前一种知识一样的东东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28 20:33:34
知识的边际效用应该与人的年龄联系起来...
年龄是分阶段的:知识也是分阶段的..两者在普遍性的前提下是呈正相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