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48 2
2016-10-07
知识的历程(上) -吕乃基
如所知,知识可以区分为编码知识和意会(tacit)知识,想象如神话、童话是一类特殊的知识,既可以是可交流的编码知识,也可以是属于个人的意会知识。编码知识又可分为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的编码知识两类。本文考察知识的历程,特别是编码知识的发展历程,这将不仅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为认识人类社会由传统经现代至后现代的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古代:意会知识、想象、嵌入的编码知识
远古时期没有编码知识,只有意会知识,在意会知识中又包含有相对客观的部分和主观的部分,前者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如钻木取火;后者有种种独特的甚至神秘的体验等,处于二者之间的是想象。在语言和文字形成后,在日常经验继续积累扩充的同时,也开始发生已有相对客观的意会知识向编码知识转化的过程,出现了口诀,如木工的“勾三股四弦五”,以及与农时气候有关的谚语,如“日晕风、月晕雨”,等等。
这些最初的编码知识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个别、零碎,彼此间没有联系;其二,处于表象的层面,只是对现象的描述,是know what,不知现象背后的实体,更不知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原因;其三,带有或多或少主观、拟人色彩,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四要素和四因说,中世纪的炼金术和炼丹术,文艺复兴初期哲学家的学说等;其四,这些编码知识往往用比喻、格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古人不仅通过哲学和科学来认识世界,“而且以诗的、艺术的形式去领悟世界”,在不同程度上还带有意会知识和想象的印记,在今天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上还可见到这一特点。至于咒语、灵符、偈语、禅机等等就更是如此。拟人色彩和比喻都带有浓厚的地域甚至个人因素。最后,除了少数情况(如勾三股四弦五)外,大多数编码知识都是属于个人或氏族、部落的嵌入的编码知识,其中的典型是传说、制度和价值观等。各个部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嵌入编码知识,例如图腾,并以此区分其他部落而把本部落凝聚起来。嵌入于各个部落的编码知识彼此间不可通约。人类的知识处于混乱之中。
在嵌入编码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神话和童话等也发展起来。与意会知识相比,这样的知识已经编码,而与编码知识相比,这样的知识既经不起逻辑的推理,也排除事实的质疑,所以是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之外,或者说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类知识,姑且称为想象。与嵌入的编码知识情况一样,想象也源于特定的生活经历,各部落,乃至每个个人的想象都大相径庭;意会知识当然更是如此。
知识之初如同大树的树根,深扎在独特的自然背景之中,追溯到遥远的历史体验之中。知识的源泉越是久远,其根须就越是细微,乃至难以察觉。知识的源泉如同大河的源头,源于山间的溪流,越往回退,溪水越难以觉察,乃至树叶上的滴水。人类的知识没有与对象分离,与主体分离,以及与语境分离,知识处于混沌之中。
随着商业发展、战争和征服,以及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发生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传播和融合。约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世界上逐步形成四大文明圈(亚斯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期),相应的也就是四大知识体系: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以及儒家文明,同期还有尚没有与这四大文明相接触的其他文明。这四大文明都有自己的属于整个文明的知识体系:嵌入的编码知识、意会知识和想象如特定的神话,相对于更久远和个别的文明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然而他们的继续扩张都遭遇到来自自然环境如沙漠、高山、海洋特别是其他文明的阻碍,在当时已达到各自扩张的极限,各个知识体系都难以穿透其他文明的壁垒。这一点或许是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的依据。这是因为他们依然是与特定的自然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嵌入的编码知识,只有最具普遍性的知识方能穿透所有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和历史性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基础。(待续)
转自: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1006593.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0-7 19:46: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7 20:05:41
fumingxu 发表于 2016-10-7 18:09
知识的历程(上) -吕乃基
如所知,知识可以区分为编码知识和意会(tacit)知识,想象如神话、童话是一类特 ...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