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2016年发布的《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对外投资五年累计达到7200亿美元,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出更多中国方案。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环境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评估报告》表示,从近十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值和增速来看,5年累计完成7200亿美元的目标没有太多悬念。未来我国需要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且充分发挥协会商会的作用,才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发出中国声音。
亮点1:服务贸易将超1万亿美元
《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亮点纷呈,第一大亮点是新发展理念贯穿《纲要》各领域、全过程。
《纲要》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商务发展的核心位置,增强商务发展动能。紧密结合商务工作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特点,优化商务发展格局;努力打造绿色商务,提高商务持续发展能力;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作为我国商务发展下一个五年的总纲领,《纲要》还提出“十三五”商务发展目标,包括内贸流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等4个方面14项具体指标。这些指标在设置上强化了结构调整、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导向。
作为我国商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贸易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纲要》提出,到2020年,内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贸易结构进一步改善,服务贸易超过1万亿美元。
事实上,近些年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位次发生变化,消费已经取代投资和外贸拉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头驾马车”。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外贸拉动为主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的重大转型。
数据验证了上述判断。2015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消费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比2014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近些年来,在产业结构转型的大趋势下,我国服务业出现猛增势头,在GDP占比超过50%,这是我国提升服务贸易出口的基础。而伴随服务业开放速度和部门的不断加大和拓宽,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巨大。
亮点2:“一带一路”为对外投资提供巨大机遇
对于跨境投资方面,《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低于“十二五”时期水平,质量和效益提升;对外投资五年累计达到7200亿美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事实上,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中国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吸引外资大国变为双向投资大国,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额逐年上升。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是“十一五”时期的2.3倍。201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更是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环境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评估报告》表示,2015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创下1180.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7%,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增长,年均增幅高达33.6%,对外直接投资额位居世界第三,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投资大国。
值得关注的是,“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从近十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值和增速来看,特别是一带一路基础建设项目以及对欧美大企业大品牌的并购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5年累计完成7200亿美元的目标没有太多悬念。
在大规模海外并购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的主要外资来源国;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推进,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目前来说,我国对外投资仍然大而不强。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由资源获取型走向品牌占有型,接下来需要将眼光更多放在创新型小企业、科研公司和设计公司,进一步提升对外投资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