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君说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016年10月5日晚,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在北京去世,享年44岁。
春雨,在面对着众多质疑,依然勇往直前,完成一轮又一轮融资,不断探索,只为改变中国目前的医疗模式。不敢相信创始人就此倒下,可见创业之路何其艰辛。有句话说的很好:这个世界就是一拨人在昼夜不停地高速运转,另一拨人起床后发现世界变了。
究竟该如何正确反思这个时代的创业者?什么才是我们最应当警醒的?岛君梳理了创业圈人士对此事的深刻反思,希望能对你有裨益。
斯人已逝,墓地芳华,愿张锐一路走好。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槽边往事”创办人 和菜头
▌认为创业导致死亡,这是对创业者的侮辱
跑赢了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跑赢了也不意味着看到终点,跑赢了只是意味着赢得了继续跑的机会,你还得继续向前跑,这就是创业者的命运。这一次,张锐在奔跑途中突然换了跑道,他跨过操场,越过围墙,掠过树梢,一路跑到白云之上和星辰之下的地方去了。
我不会因此呼吁创业者要保重身体,试图把创业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我觉得创业正是驱散死亡阴影的方式之一。人的一生里,总是在和生命的虚无感对抗,和逐渐逼近却又无法避免的死亡对抗。当一个人试图创造一点什么的时候,他就有机会赢取一个可以超越自己生命而存在的事物——哪怕是自己的孩子,这是最大的抵抗。在每一天里,有无数人死在床上,死在街上,死在酒瓶边,死在医院里,却没有人会把寻常日子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把死亡的原因归结为他们是普通人。认为创业导致死亡,这是对创业者的侮辱,哪怕是打着关爱健康的旗号。创业不是用健康向成功献祭,这等于是在说创业者的远见、判断、执行毫无价值。更何况创业者已经献祭了自己的时间、金钱、精力、亲情、安逸、稳定,只是为了交换一个不确定的未来,生死不应该是路人可以谈论的事情。
我也不会用死亡本身为创业涂抹一层悲情,把自己扮做独向夕阳的孤胆英雄。每一个走上创业之路的人,都是自己决定如此,而且必须如此。创业和打一份工并没有多少不同,每天送孩子上学放学的上班族父母同样是生活中的英雄。用别人的不幸装扮自己,好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显露出非比寻常的气息,我觉得这样的做法不说是鄙下,起码也算得上是冷血。创业者中有人猝死,矿工里也有人罹患职业病,等待着漫长的窒息。死亡就是死亡,没有哪一种职业人的死亡更加高贵。职业就是职业,没有哪一种职业比另外一种职业更需要死亡作为荣耀。无论是做什么,死亡对于亡者的亲族,亡者的同事,都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在死亡上加上再多的荣光,也无法驱散这种悲伤的万一。在每一个哀悼的时分,生者从来都不应该是主角,否则哪里有什么尊重可以言说?
万物有时,凡人皆有一死,创业者也不例外。对于生者来说,我们依然站在通往未来的黑暗海滩上,找寻着可以带着我们渡过汪洋的航船。之所以我们能在黑暗中看到更远一点的景象,原因是有前人曾经在那个方向上做过一番探寻。这其中,包括亡者的贡献。只是此刻,在他们曾经前进的方向上,已经空无一人,火炬坠地,人已远去。因此,我们要赞美他们曾经的努力,因为我们也因此蒙受福泽;我们更要缅怀他们远去的身影,因为我们也曾经并肩作战。
一个创业者死去,一颗流星划过夜空。
谨此悼念张锐,愿他安息。
梧桐树资本创始合伙人 童玮亮
▌他都有,可惜,还没越过山丘
这几年最喜欢的一首歌就是李宗盛的《山丘》,唱出中年男人那种“也许我们从未成熟,还没能晓得,就快要老了,尽管心里活着的还是那个,年轻人 ”。
第一次和张锐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得知他刚确定第一笔融资,而且之前彼此也知道喜欢摇滚乐,就没再聊投资的事情,更多聊了他因为家庭而一直有的医疗理想,因为从业已久而略带失落的新闻理想,还有一堆曾经都喜欢的老摇滚乐手……理想这个东西是支撑创业的最基本因素,理想带来热情,能感染合伙人,同事,投资人,还有更多的用户,张锐身上就有这样强大的理想和热情。
后来去他768园子里的公司和边上他夫人开的西班牙餐厅单独聊过两次,每次都能知道创业不易,但他的坚持,对接下去规划的努力,尝试还有突破,热情但真诚,对每一步有憧憬也有对未知不确定的准备。能把公司做到这个规模,张锐的能力和执行也是毋庸置疑的。有理想,有能力,有执行,在我看来是能成功的创业者必备条件,他都有,可惜,还没越过山丘,壮志未酬,张锐兄弟先成为了不朽,昨天听到消息后实在是震惊,然后放了Tom Waits和Leonard Cohen很长时间,都是第一次见面时候聊得很多的都很喜欢的老家伙……
从昨天到今天看到很多文字,关于张锐的去世以及创业,健康,甚至于投资人的逼迫……想说两点都是自己有感而发,并不是和张锐和他的投资人有什么关系:
一、其实创业真的就是挑战自我的极限,很难太难顺其自然,很多太多都是逆流而上,探索摸索厮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关于创业和猝死的关系和比例,我没有统计也很难有答案。但可滋泉创始人,当年被称为淘宝五虎将的吴立君,也是创业中脑血管突然出问题导致昏迷后一直没醒去世的。创业的确压力巨大,但很多职业其实也都是,包括我们投资一样。我个人对我投资的创业者建议如下,也给更多压力巨大的兄弟姐妹们参考:1,每天保证6-7个小时以上睡眠,尽量不要超过晚上12点睡觉(最晚不要超过凌晨1点);2,每周运动2-3次(比较剧烈运动),多走路,压力太大有比较好适合自己的方式舒缓情绪(音乐,电影,阅读,倾诉...自己爱好);3,每年还是要体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创业的本钱,保重身体是创业者最基本要关注的事情。
二、创业源点和动力一定是创业者的理想去改变些什么,至少去做一些自己想去完成的事情,极少是投资人驱动的。而拿了投资人的钱后,如果是盈利比较远的时候,估值越高后面的融资压力一定越大;除了天使投资人是用个人钱在投资,其他股权投资机构的钱都是有出资人的,大部分资金是有期限的,是对于出资人的一种理财方式,的确是利润和回报驱动的,但这个模式是可以投资出伟大的企业,美国大部分上市的互联网,IT相关的企业都是有机构投资者上市前参与投资的,比如不作恶的谷歌,CEO说善良比聪明更难的亚马逊。
创业者的压力和投资人的压力要尽量多交流沟通,大家在一个战壕,理想和现实之间一定有距离,创业的过程就是不断缩短这个距离,投资人其实往往是创业者最好的倾诉对象,是战友,兄弟。会有不同观点有摩擦都是正常的,就是需要多沟通交流,但最终基本还是创业者来决策的,投资人更多是副驾驶,是一个关键性的配角。创业者,投资者是在商业中不同的角色,我自己都参与过或参与中,美化或丑化我也能理解,都有个案可解释,但理性面对,我给身处其中的创业者建议是:坦诚直接多沟通交流,尤其在有问题的时候,找上投资人一起来聊聊,可以是一起抗压面对问题挑战,也可以只是简单倾诉下就会好很多。
创业维艰,但风险投资支持下的创业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产物,是让创业者不用血淋淋赤裸裸的原始积累就可以利用资本去创造出改变这个世界的伟大企业,创业者投资人都是这些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最后向张锐,吴立君这些战斗过的兄弟们致敬!世界因为你们而在改变着,我们会继续,世界会因为我们一起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
优米网创始人 王利芬
▌创业真的是长跑,找自已喜欢的事慢慢做